农林科技2012~5月(上)I科技创新与应用浅谈苗木出圃技术杨丽新(1、延寿县五七林场,黑龙江延寿150700刘华臣2、延寿县新开道林场,黑龙江延寿150700)摘要:把质量已达到要求的苗木从圃地起出,用于造林的生产过程。苗木出圃是苗木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起苗、苗木分级、数量统计、苗木包装和运输等。文章介绍了苗木出圃前后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关键词:苗木;苗圃;出圃;抚育1苗木抚育对出圃前的苗木进行抚育的措施。不同种类和不同时期的苗木对环境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因则应采取相应的抚育方法。,生长快,不仅夺取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和光照,而且还会带来某些病虫害。因此,必须用人工的、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及时除灭。人工除草虽费时花工,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化学除草虽有简便、省工、效果好等优点,但有污染环境之弊。松土亦中耕,是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土壤浅层耕作措施。疏松土壤表层,能切断毛细管联系,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气体交换,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为苗木正常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同时也可消灭杂草。松土宜在降雨或灌溉后及时进行,其深度在幼苗生长初期以2~4厘米为宜,生长盛期以后可逐渐加深到8一l0厘米。,因此,一旦土壤缺水,就应及时灌溉。合理的灌溉量视土壤状况、天气条件、树种特征、苗木生长发育阶段等而定。一般以灌透为度,但生长初期,苗小而嫩,宜量少次多,生长盛期次数减少量增大。灌溉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好。灌溉方法有侧方灌溉、哇灌(漫灌)、喷灌、滴灌等,选用何种方法应依水源、灌溉设备及作用方式而异。过量灌溉或过晚停止灌溉,都不利于苗木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在生长后期即应减少灌溉,封顶期停止灌溉。在降雨多或雨量集中的地区和雨季期间,应注意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及时排干圃地积水。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的有效措施,但要及时、适量,施用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要适当,以满足苗木在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要。同时还应处理好灌水和施肥之间的关系。、增加贴地层空气相对湿度及调节床面光照强度的一种措施。遮荫可减免某些树种(如红松、落叶松等)苗木在生长初期的日灼或生理性病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杂草滋生和减少灌溉次数及数量。遮荫要适度,过度会影响光照,降低苗木光合作用强度,使苗木质量下降,如高径比值小、含水量高、木质化程度低等。遮荫度一般通过荫棚透光度来调节,多数需要遮荫的树种以透光50%左右为宜。遮荫方法多采用平顶或斜顶式荫棚,棚高以距床面50厘米左右为宜,棚面可用苇帘、竹帘等。遮荫时间一般从种子发芽出齐开始,到生长盛期过后止;晴天从上午9~10时起至下午4~5时止,其余时间和阴雨天应揭除。在生长盛期将过时,应逐步减少遮荫度,使苗木有个适应过程;进人生长后期时,可全部揭除。荫棚用工多、投资较大,用芒萁、带叶枝条等散插在床面上,也能起遮荫作用。一些树种如杉木,通过加强管理也可不需遮荫的,应尽量采用全光育苗。,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佳、营养空间小,使苗木发育不良,生长细弱,易罹病虫害。因此,在苗木生长前期,要适时适量对过密苗木进行间苗,以促进保留苗木正常生长发育。间苗时,以矮小、纤细生育不良或受机械损伤、病虫侵害的苗木为对象,分次逐步减少苗木密度。间苗工作宜在雨后或灌溉后进
浅谈苗木出圃技术.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