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体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15例有换血指征的黄疸患儿采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输入正常血来交换出高血清胆红素的血液,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治疗新生儿黄疸,尤其是新生儿溶血病。方法:开放一条动脉作输出通道,用于抽血;开放两条静脉作输入通道,用微量泵泵入液体。结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较换血前均明显下降,%。结论:换血疗法简单、实用,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高效、安全、快速的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护理
换血是治疗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的方法,换血疗法可及时换出血中游离未结合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继续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故可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2008年~2010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15例(溶血症9例),换血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例新生儿黄疸中ABO溶血6例,Rh(D)溶血3例,其余为原因不明胆红素增高,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换血诊断标准,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方法
换血前准备
环境:换血在手术室或专用换血室进行,室温维持在24~26℃,空气消毒30 min~1 h。
人员:医生、手术护士、助手、观察记录者、巡回护士各1人,手术护士:负责穿刺,指导整个过程中的操作及应急处理等;助手:协助手术者消毒皮肤,准备用物,固定,抽血等操作;观察记录者:观察婴儿状态,记录手术情况和出入血量;巡回护士:更换血瓶,供应药物品,血液,采集标本等,还负责与家长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药物品:三通活塞2只,各型号注射器各数副,盛血瓶1只(盛废血、肝素盐水)采血管数支,血糖仪1台,血糖试纸3~4张,静脉留置用物3~4套,延伸管及头皮针3~4颗,洞巾1~2张,输血器2颗,心电监测仪1台,辐射台1台,双输液泵1台,无菌手套3~4双,100 ml生理盐水5瓶,肝素1支,10%葡萄糖酸钙2支,苯巴比妥钠稀释液10 ml或地西泮1支。
操作:置婴儿于辐射台,取仰卧位,连接监护仪,固定好血压袖带,设自动测量间隔时间15~30 min及警报值,以便术中观察,开放两条静脉作输入通道(主要选头皮正中静脉,大隐静脉,颞静脉),用微量泵泵入液体;开放一条动脉作输出通道,可多开放一条动脉通道备用,主要选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股动脉、动静脉,穿刺点保持一定距离。串联2个三通管接动脉端,近心端三通管接抽血注射器,远心端三通管一端接装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一端接延伸管放于盛血瓶内。换血前后在同一动脉采血测血糖、电解质、血清胆红素、血气、血常规、乙型肝炎两对半等,并记录各项临床参数。
2 结果
换血前后胆红素变化及换出率统计: μmol/L, μmol/L,换血后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与文献报道相符[1]。
3 护理
心理护理:针对具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换血治疗的方法、目的、疗效等,清除患儿家长的焦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请家长签署换血同意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患儿术前禁食4~6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935403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