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SoilGeographyE-mail:tjkou@使用说明本电子教案是为了方便学生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地理学》(第一版,张凤荣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而制作的。电子教案按照教材的章节而设计,多加以图表的形式,力图以形象、生动、简洁的方式传达各章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可以选择的教学活动。目录与授课安排序号内容学时绪论2第1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4第2章土壤分类2第3章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2第4章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2第5章棕壤与褐土2第6章黄棕壤与黄褐土2第7章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2第8章黑土、黑钙土、栗钙土2第9章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2第10章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2第11章盐碱土2第12章初育土壤2第13章山地土壤2第14章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2第15章土地评价0第16章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2第17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2第18章土壤资源保持技术措施2第19章世界土壤地理简介2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学时:理论40,;选用教材:张凤荣主编(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土壤地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07第3次印刷)方法:用CAI课件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内容:了解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中国各个自然地理地带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推荐教学主要参考书目李天杰主编.《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何宜庚主编.《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成土因素学说的建立、发展和现状;气候、生物、母质、地形与时间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内动力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发生层的表示符号、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景观。重点与难点:五大成土因素的成土作用;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发生层的表示符号、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景观。土壤形成因素分析的意义土壤形成因素分析不仅是确定有关土壤知识概念与指导建立分类体系,也是野外鉴别土壤、划分土壤界线的重要参考依据。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第一节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学说是研究外在环境条件对土壤发生过程和土壤性质影响的学说,是土壤发生学的研究内容。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外在环境条件内动力地质作用人类活动第一节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形成土因素学说的建立土壤学形成时期,人们孤立分析土壤与单一因素关系。,创立成土因素学说,1883年“俄国黑钙土”为代表作。确立了土壤是个历史自然体;土瓖与环境辩证统一;创立了用综合性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土壤形成。第一节成土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它是5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相互不能代替的;所有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形成和演化着。
土壤地理学第3讲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