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南郑苏家山汉墓发掘简报.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c型75枚。正面无内廓,背面内外廓皆有,外廓低平,钱文模糊,铸工粗糙。~、~1厘米。D型2枚。正面无内廓,外廓呈线状,甚窄,钱文“五铢”。字迹不完整,部分被剪掉。钱体轻薄。~、穿径1厘米(图一四,3~6)。(三)银环共3件。:18,直径2厘米,断面呈弧顶三角形(图一二,5)。另2件同前件,大小略别。(四)铁棺钉:12,残。钉身为四棱形,圆形钉帽(图一二,4)。四、结语(一)年代此次发掘的3座汉代墓葬,均遭不同程度破坏。03出土遗物较多,与纪年相关的文字资料有铜镜及铜钱,结合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对03的相对年代推定如下。根据已经积累的资料,与形制类似的墓葬,以前在陕西省汉中地区曾有发现。此类采用—侧饰菱形花纹条砖,砌成砖室、券顶结构的墓葬,也流行于四川I、湖南以及两广地区东汉时期的墓葬中。譬如四川凉山州西昌东汉墓m,平面为“凸”字形的砖室券顶墓,用—侧饰菱形几何纹图案的条砖砌成,与03结构比较一致,砌法相同,该墓的排水道与0的结构、砌法如也如出一辙,均为用三块条砖砌成,断面为三角形?。从出土器物看,苏家山03NsM2随葬器物陶器为罐、灶、井及狗、猪、鸡、人物俑等。陶罐多直口、圆肩、平底,造型与西安三爻村汉墓出土的BII型罐基本一致。O出土的狗、猪、鸡与三爻村m2、M14同类器物相似,陶井造型与三爻村汉墓B型基本—致;陶狗与西昌汉墓m所出物品相似。03t~B的铜摇钱树残枝与西昌汉墓M101同类器物基本致。枝杆扁平,一端有插头,枝一侧饰方穿芒钱纹;03铜镜与1958年长沙新码头3号墓所出铜镜主区纹饰造型基本—致。主区均为五乳环带鸟纹,外缘饰锯齿纹?。西安三爻村汉墓M12、~Il4分别属东汉中、晚期,西昌汉墓属东汉晚期,长沙新码头3号墓为东汉中期,苏家山汉墓的年代当与之接近。结合所出铜钱均为汉代钱币,既有新莽时的货泉,也有汉剪轮五铢,其器物组合及红陶绿釉陶器的出现,也附合东汉中晚期的特点。因此我息船们初步认为,将南郑苏家山OSM2的相对年代,订在东汉晚期比较合理。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看,0、0删4均为砖室墓,且墓砖的尺寸、花纹一致,墓底、墓壁结构相同。随葬器物均以模型明器为主,器物造型基本相同。尽管03NSMI叠压于排水管上方,但两墓的营造时间相距不会太久,尤其是排水设施的共同设计、共同使用关系,推断034的修建年代与02N!~12同时,惟03性陶井口沿为宽平折沿,口部呈圆形,两者的实际使用时间可能略有早晚。03I',~5结构呈“中”字形砖室券顶,使用一侧饰菱形几何纹条砖,为南方东汉墓常见;器物组合与特征具有明显东汉风格,绿釉红陶壶,为高盘口,曲颈,扁圆腹外鼓,高假圈足,凹底,为东汉晚期特征;方枚神兽镜的三神兽为浮雕,方枚中的文字有“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等,是东汉晚期才开始流行。因此的年代当属东汉晚期。(二)认识3座墓葬均砖室结构,墓砖专烧,砌法独特。0删4整体『青况不明。03置棺之处专辟矮台,似为棺床早期雏形;墓葬之下伏设专用排水设施,这在陕西东汉墓葬中极少见到;墓中随葬器物丰富,品类繁杂,按照当时的丧葬习俗推断,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也应殷实富有,身份当属东汉晚期中、小地主阶层。03NSM2、发现的排水设施,既简易又完备,堪称独具匠心,也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此类砖质三角形排水道,以

陕西南郑苏家山汉墓发掘简报.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