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一、中美纺织品国际贸易摩擦的概况中美纺织品贸易长期以来是中美国经贸乃至政治领域中的敏感问题。中美纺织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交往中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贸易额从1981年的仅12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118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另外,由于纺织及其相关产业对于中美促进各自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对外贸易意义重大。为此,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甚至冲突、摩擦不断。在美国,纺织业是“夕阳”产业。而在我国,纺织业仍是一项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加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其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为了继续保护本国的纺织产业和出于其它政治经济的考虑,美国仍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耿耿于怀”,强烈要求我国在配额被废除后应将纺织品出口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为此,美国商务部从2005年1月1日起采取短期措施,限制进口我国的一些商品,同时还受理美国国内某些团体要求对我国生产的几种纺织品实施保护性的诉求,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合会己提交了多起要求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保护性”措施申请,美国企业还努力争取实施新配额制度;美国还利用中国加入WTO协定书中承诺的所谓“纺织品特别保障条款”继续制造仅针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使之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呈愈演愈烈之势;2007年4月4日,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美国商务部宣布自行启动对我国三类纺织品,如棉制衬衫、裤子和内衣等“特保”程序,拉开了《多种纤维协定》废除后利用“特别”条款限制中国纺织品对外出口的序幕;5月18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又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做出了对来自中国的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和精梳棉纱采取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美国商界始终关注我国纺织品相关情况,不仅收集我国纺织品相关信息,而且还定期公布监控报告。此外,世界其他的国家也相继完成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条款的国内立法,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公开宣称要对我国纺织品贸易实施特保措施。为此,由于美国对纺织品设限,美国厂商已经不敢再接定单了。这将使我国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造成就业压力。另外,美国对我国纺织品设限,使得其它国家的跟风而动,意味着我国付出了代价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新增的产能难以得到释放,意味着刚刚走出低谷的中国纺织业又将陷入残酷竞争的深渊。,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就经济学“理性人”假说和人在经济社会的“自利性”来看,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各集团的利益冲突。简单来说,某个利益团体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整个国家或世界的贸易利益对于他们来说是次要的,这种寻租导致政府的对外经济行为失调。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也是如此。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多且廉价,人民币汇率较美元低,这就形成了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另外我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越,这就使我国生产的纺织品在美国的占有率不断升高。。。。。。。。。。。。。。。。。。。。。。。。任何市场都是有个限额的,中国纺织品的大量输入,确实给美国的纺织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能说是。。。。。。。。。。。。。。,在大
中美纺织品国际贸易摩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