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懂礼貌,做文明中学生(.)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懂礼貌,做文明中学生”先谈谈文明和礼貌。文明,从广义上说,泛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况和开化程度,与“野蛮”相对立。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精神文明包括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体育卫生健康水平、生活理想、人生信仰、文化娱乐、道德风尚等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民主、法制程度。从狭义上讲,文明能够理解为文明行为,指人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高雅志趣、美好心灵及外在表现。文明水平与生产力水平、教育水平有密切关系,传统力量也不容忽视。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文明礼貌合在一起属道德的范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教养的反映。是一个学校的校风、一个班的班风以及一个人的思想作风的反映。不能认为是“小节”。文明礼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状况。还要说明的是,一个孩子文明礼貌的水平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孩子背后一定有好家长!文明礼貌的具体标准和条件能够有很多,但基本的标准和内容有:尊重别人、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坚守信用、尊老爱幼、遵守公德、谦虚谨慎、仪表风度、整洁卫生、兴趣爱好等等。我先和同学们谈谈“尊重别人”:人与人是平等的,在真理、法律、人格面前平等,应该尊重别人的人格、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正当的愿望、感情、爱好和习惯,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也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关心人、爱护人、同情人、体贴人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尊重人从哪里开始呢?我觉得应该从孝敬父母开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的美德,我们要将这一人类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且有跪乳之恩,何况是人呢?孝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一个人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表现,这种美好的情感来自人的心灵深处,也将触动他人的心灵。古今中外,人们都以是否具有孝心来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高下。《诗经》中关于父母的恩德有这样的表述:“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大意是,父母的恩德是广阔的天空都难以报答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行千里母担忧”等诗句因道出了母爱的绵长与深重而被广为传颂。花木兰替父从军、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一个个孝亲的美好形象,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上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很难想象他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爱祖国、爱人民更是奢谈!怎样才算是孝敬父母呢?孝敬父母要做到“五个应该”:应该真诚地与父母交心,了解自己的父母;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诲;应该体贴、关心自己的父母;应该分担父母的辛苦和忧愁;应该善于发现父母身上的优点,正确对待他们的弱点和过错。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是家庭的核心和主事者。非洲有句名言:“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做人的机会。”我们不要片面理解“孝敬父母”,要从广义上理解,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要一样孝敬;不要搞形式主义、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
讲文明懂礼貌,做文明中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