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企业的双重伦理标准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众多跨国公司也纷纷成立并日益壮大,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却实行双重的企业伦理标准,在本国或者其它发达国家内厉行质量、环保,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则实行另一套伦理标准。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应对并采取措施予以打击。下面将结合一些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出现的企业伦理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双重企业伦理标准全球伦理准则跨国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它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也普遍存在伦理缺失的问题。一、跨国公司实行双重伦理标准的生产经营活动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伦理问题而产生了许多道德危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其中因实行不同的伦理标准而给他国造成损失的行为分为以下几种:(一)污染产业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1988年6月初,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意大利一家公司分5条船将大约3800吨的有害产业废物运进了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并以每月100美金的租金堆放在附近一家农民的土地上。这些有害废物散发出恶臭,并渗出脏水,经检验,发现其中含有一种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聚氯丁烯苯基(C4H7ClC6H5-)。这些有害废物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其家属瘫痪或被灼伤,有19人因食用被污染了的米而中毒死亡。经过调查核实后,尼日利亚政府采取了果断的措施。疏散了被污染地的居民,逮捕了10余名与此案有关的搬运人员,并将此事上升为外交问题,从意大利撤回了大使。经过交涉,意大利政府将所投弃的有害废物和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将其运回意大利。但由于意大利的各个港口拒绝其进港,欧洲各国也拒绝其入境,只好长期停留在法国外公海上。现在,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对环保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将污染比较重的产业以及危险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就不足为奇了。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每月可得到100美元的租金,自认为与意大利的该家公司达成了“双赢”,最后却造成了19人中毒死亡的严重后果。类似于这类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层出不穷,据数据统计,中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达4000万吨。这些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并已经达到了东道主国家应严厉打击的地步,以此才能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质量与安全不达标一些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但这绝不代表着其产品是十全十美的。以我国国内为例,肯德基曾被曝光使用速成鸡肉作为原料,后又被查出其汉堡细菌超标近7倍未复检却称合格。无独有偶,雀巢、联合利华等跨国食品公司虽已在国外市场做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的承诺,却不肯对中国消费者做出同样的承诺。这是对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也是对我国法律的漠视与违背,但仔细思考,为何这些跨国公司在其母公司就严守质量标准,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却大肆制造不合格品?这不仅是因为这些跨国公司实行双重的伦理标准、一切向“利”看齐,也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对一些跨国公司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致使一些跨国公司看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企业的双重伦理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