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即逝的青春之美摘要:岩井俊二被称作日本纯爱电影教父,他以唯美而又游弋的镜头,纯净而又耀眼的灯光,鲜艳而又和谐的色彩,为我们带来很多耐人回味的电影佳作。本文就岩井俊二电影中主旋律“青春与回忆”进行浅层次的讨论。关键词:岩井俊二电影青春回忆日本如果有一些镜头可以让你含着泪水微笑着看完,那么这一定是个与回忆有关的故事,那么这些故事也许就来自于日本纯爱电影教父岩井俊二的电影之中。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标杆性人物,岩井俊二仿佛是一个困在青春期走不出来的少年,即使已经年近半百,却依然习惯于在青春里回忆和思考。从《情书》《花与爱丽丝》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不管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还是漫无边际的白雪;不管是若明若暗的窗帘下驻足读书的白衣少年,还是大雨瓢泼中撑着红雨伞兴奋地跑跳的女孩,那些或明亮或忧伤的青春,都在岩井俊二的影像里细腻而动人地呈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电影复苏,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新电影运动”。除了今村昌平、熊井启、筱田正浩等老一辈导演继续有佳作问世外,北野武、岩井俊二、周防正行、竹中直人等一批中青年导演也都由于他们优秀的电影作品开始为世界所知。其中以影像清新独特、感情细腻丰富著称的岩井俊二堪称日本年轻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1987年岩井俊二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YokohamaNationalUniversity)。在横滨国立大学时期,他便开始尝试8毫米电影的拍摄。由于在1985年拍摄的《米娜传说》等作品不被看好,因而不满日本电影界的束缚,在1987年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电视行业。其后的几年中,他一直从事MTV、广告和有限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这阶段所拍摄的大量的MTV和广告对他日后电影的影像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该影片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空前轰动,而影响很快就波及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成为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第二次高潮的先导。这部美丽动人的《情书》不但成为众多亚洲影迷心中的最爱,更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随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岩井以前制作的录像短篇等也陆续被公映,《iC》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新闻审查员奖。1996年也是岩井俊二创作颇丰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短片《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燕尾蝶》搬上银幕。1998年导演了由松隆子主演的《四月物语》。2001年岩井俊二完成了与小林武史合作拍摄描写初中生生活的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4年岩井俊二导演了他的首部喜剧《花与爱丽丝》,该片的音乐也出自他本人之手。从岩井俊二不为人知的早期电影短片《不认识的女儿》到《玛丽亚》,从《夏至物语》到《精神异常者的爱情》,在岩井的这些早期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他日后影像风格的影子。他所选取的题材都十分接近现代人的精神与情感实质,叙事结构上如同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而镜头运动又显得清新灵动。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他对人的心灵的无穷探索。在他的第一部剧场电影《情书》中,岩井描述了一段看似简单唯美的爱情故事,但因为岩井利用了两个名字相同的一对青年男女作为这段爱情故事的主人公,而给影片赋予了精神分析层面上的那种关于镜像的表述。到了《梦旅人》中,岩井更是将他
转瞬即逝的青春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