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侗族侗族的春节,叫“过年”。靠城镇附近的村寨,隆重热闹,年前,忙打年粑酿酒杀猪,备办年货,打扫门庭,张贴春联,互送礼品。除夕天,备香纸供品,燃香点烛,敬祭先祖。有的用“年饭”喂狗喂牛,以此答谢,夜间,炉火长燃,灯明不熄,喜迎新春。深夜酌茶放炮,迎新祭祖。初一早上,有的手持香纸到井边河旁,敬祭水神,涉水回家,以为吉利。有的出行郊外,或挑肥下田,拾柴火回家,意为招财进宝。少者结伴游戏,长者互相走访,宴请亲朋,同饮春酒。有的玩龙押狮,或“请七姑娘”、“唱桃源洞”,庆贺新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交界侗寨,祭祀“萨岁”,结队“多耶”,集于鼓楼或公共场所对唱大歌,或吹芦笙,演侗戏,或带歌队和戏班出村“月也”。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新年初一凌晨,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手举火把,冲向井台,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所以叫"头水"。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家家户户都遵守古老的习俗只抢一担水。挑回来的"头水",要专门贮放,不能用来洗东西。只能做饭、炒菜,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款待贵客。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能消病去灾。如果误用了"头水"洗了东西,不能把水泼出去,只能洒在灶膛里,以示将吉祥留在家里。后生们抢完的头水,各家主妇就用竹篮提着煮好的米饭、猪肉,斟上米酒、来到井边祭水,她们将酒慢慢地注入井中,表达侗家人的心愿,愿井水四季不断,让全村百姓在新的一年里喝上更加清澈甘甜的水。现在具体介绍春节的相关习俗。(一)年前准备农历12月,俗称腊月,是一年之岁尾,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人们为了辞旧迎新,特别是男女主人们却开始更忙碌起来。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腊月即是个“祭祀之月”,也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并有着丰富的内涵。“杀年猪”杀年猪是在年前腊月进行的,一到腊月时分,可见侗寨天天有磨刀宰猪的情景。杀年猪很讲究的,一般来说,要和村寨的家家户户商量,因为屠夫有限,必须排日子。“杀年猪”时会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吃一顿,俗称“吃泡汤”,并送1-3斤猪肉给他们,让大家分享盛年喜悦。同时腌制腊肉等多种年货。“打糍粑”糍粑就是糯米打成的圆形年糕。不论田多田少,侗族家家都会栽植一些糯稻,收割晒干后放至腊月以备打糍粑用。侗家打糍粑也是挨家挨户排队,互相帮助着打。人们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碓款”中用木头做成的“碓锤”揉打成糊状,往往还添加一些山野菜,拧成圆陀压扁,染上松柏枝叶花纹,涂上蜂蜡,制作成圆形糍粑,寓意家人年年团圆,风干后用水缸装满凉井水存放,以备新年食用。打糍粑时打好的第一糍粑,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片糖或者参糖黑芝麻粉供在场的人一起品尝,共庆丰收。“做泡茶”侗族喜在丰收后将各种农产品制成干货,最突出的是将各种菜果做成蜜饯,靖州侗族的蜜饯有十样之多,叫做“十样饯”

黔东南侗族春节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