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祖国山川颂》创意及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转换观念天地宽――《祖国山川颂》教学创意及设计一、首先必须纠正的认识错误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提起课文,首先就想到其中有没有学生阅读理解有困难,教师自己可以大讲特讲,展现水平才华的内容。如果有,就自然被视为“好课文”。于是,《祖国山川颂》由于学生阅读理解几乎没有多大障碍,便被有些老师视为不该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其实,现代语文决不再简单地仅指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现代语文还承载着博大艰深的历史文化。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是语文教材的重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苏教版教材的编者正是由于对语文概念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才慧眼独具,选入一般教材所未选的极具文化美、文学美以及文字美的美文――《祖国山川颂》。二、课文可以发掘的语文资源1.“颂”的文体“颂”作为文体,最早见于《诗经》,是一种诗歌形式,主要用于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它表面上颂扬先王的功业仁德,实际上歌颂肯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颂”主要用于颂扬在此已经初具基础。汉赋,特别是其中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的汉大赋,大大拓展了《诗经》中“颂”的颂扬功能。“颂”后来单独成为一种散文体裁,出现了汉朝扬雄《赵充国颂》、西晋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唐朝韩愈《伯夷颂》、清朝洪稚存《汉麒麟阁功臣颂》等作品。《文心雕龙•颂赞》指出“颂”的特点:“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强调“颂”的写作,描写虽然近似赋,但不流于过分华靡的境地;严肃庄重有如“铭”,但又和“铭”的规劝警戒意义不同。晋代陆机《文赋》也指出:“颂优遊(悠闲)以彬蔚(华盛)。”当代“颂”作为散文的一种仍然常见,如孟召富的散文《蒙山颂》在电视朗诵,产生较大影响;厦门大学郑启五的《保姆颂》脍炙人口,产生一定反响。至于每逢重大活动,即席朗诵颂文更是屡见不鲜,如教师节时出现常见《教师颂》之类。所以,今天学生了解一些“颂”的知识,见识一下“颂”的形式还是有必要的。2.“颂”宜朗诵“颂”和“诵”区别不大,《文心雕龙•颂赞》中的“诵”字,唐写本《文心雕龙》便写作“颂”。可见“颂”很适宜朗诵。不仅散文“颂”如此,以“颂”为题诗歌也特别适宜朗诵,如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祖国山川颂》语言骈散错杂,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悲哀;抒情性极强。如第5自然段,首先一个感叹句直抒热爱祖国土地的深情;接着连续7个“曾来”的排比句,铺写从自然界到社会界对祖国土地的伤害,对下文构成衬托;继而用“不过”轻轻一转,以散句表达歌颂祖国土地的蓬勃生命力。读来既有轻重缓急,又显抑扬顿挫,将文字形象转换为声音形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颂”往往容易失之空泛,黄药眠深谙为文之道,巧妙地捕捉意象来表情达意,于细微处感人,借形象说话。如以春虫的鸣叫表达春意初露时的喜悦;以乡村姑娘溪边汲水的场面赞美劳动者的纯朴;以朦胧的溪桥春水描绘南方春雨之景的如诗如画,抒发对祖国的爱恋;至于最精美的意象,要推长江的意象,可以咀嚼出涓涓细流汇成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所寄寓的哲理;文末群山目送水波远去、流水幻化为片片羽云的意象,更是含蓄地寄寓了作者深切真挚的爱国情感。成功地运用意象使得长文绕有情趣,含蓄蕴藉。“颂”的语言应该具有一种艺术的张力。《祖国山川颂》的语言就表现出这种

《祖国山川颂》创意及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