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站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目的,通过设立机构、配强人员、明职定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等措施,强力推进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统计的履职能力,切实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实现企业一套表顺利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一)机构设置。各乡镇设立统计站,各行政村、企业设立统计室。统计站是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由乡镇管理,业务上由县统计局领导。(二)人员配备。乡镇统计站一般由2-4人组成,村统计室和规上企业至少设1-2名专职或兼职统计员。乡镇统计站站长由乡镇主管副职兼任,副站长由业务骨干担任,统计员在本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中选配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担任(三)人员管理。乡镇统计站人员要专职专用,确需调整或调动须报县统计局批准。(四)、政策,履行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情况。,组织开展普查及有关专项调查。,对上报的企业一套表负责审核把关,负责组织本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统计资料,并对本乡镇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预测,向乡镇及上级统计部门提供信息和咨询建议。、管理、公布本乡镇的经济、社会、科技等统计资料,定期发布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和社会经济信息。、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宜。(五)经费保障。乡镇统计站工作经费(平均每个乡镇1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由县统计局统一管理、使用,确保统计站工作正常运行。(六)硬件设施。乡镇统计站要有至少1间以上办公室,有满足工作需要的档案柜、桌、椅,每位统计员1台微机,有传输打印设备,并能做到网络直报,有公章、牌子、统计台帐等。(七)室内布置。办公环境整洁,室内设施摆放有序。乡镇统计人员职责、统计考核评比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统计例会制度、数字质量检查制度、统计业务培训制度、统计调查项目负责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等,按县统一要求制作上墙。三、时间要求完成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时间安排自10月1日起至12月底结束。共分五步进行:(一)自查整改。统计站建设整体工作贯穿自查自纠、边查边改的原则。各乡镇要按照以上基本要求认真开展自查,逐一拉出需购、需建、需完善的事项,研究制订落实计划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在要求时限内完成达标。10月31日前,各乡镇要完成统计站的人员选配,并将统计站组成人员和分工及村、企业统计员的基本情况连同自查整改计划一并报县统计局。(二)业务培训。11月上旬,由县统计局负责对各乡镇统计人员集中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工作规范、统计报表工作流程以及企业一套表的运行等业务培训。(三)资料归档。11月中旬
乡镇统计站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