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的美术素质.doc怎样培养幼儿的美术素质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索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在提高幼儿美术素质方面进行了多方血的尝试。一、为幼儿提供感知美的环境。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幼儿园要顺利地开展美术活动,首先必须为幼儿提供多方位、多元化的环境。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活动室进行的,因此教师能否在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上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很重要。以往,教师在布置幼儿园活动室环境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儿童特点和童趣性,而较少考虑其审美价值,因此活动室环境布置显得复杂而缺少变化,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缺乏延续性和目的性。耍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充分考虑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选择地合理布置活动室,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并与口常教学相联系,努力营造一种愉快的、富有情趣的环境氛围,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感受特定环境的气氛,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美术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方血。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去感受不同环境的气氛,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如在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去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艺术博物馆等,让幼儿在大量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独特的传统艺术作品中穿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二、 以欣赏的眼光鼓励幼儿。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显然,他们是被画血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这是未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儿童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妨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儿童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往往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儿童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三、 在美术活动中注重寓教于乐。孩子们喜欢音乐、喜欢游戏、喜欢故事,那我们就创造条件,想办法让美术活动与这些方面相结合,在玩玩、画画、做做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以创意的形象表现他们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情,使幼儿的艺术潜能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单纯的蜡笔画、水粉画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技能的发展,因此,我园在原有传统美术的基础上大胆开展创意美术,根据各年龄班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开展了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画、粘贴画、棉签画等活动;中班开展了吹画、拓印画、肌理画、染色画等;大班增设了线条画、水墨画、刮画、砂纸画、版画等,并利用口常生活中可用来画画
怎样培养幼儿的美术素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