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就是习惯,习惯就是成功决定人一生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素质。体现一个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习惯。真正的习惯是什么?是一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会忘记去做的事情;也是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难忘的一举一动。另外,我们说一个人素质高,无非就是这个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社会习惯;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也就是说,素质就是习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习惯靠什么?教育。因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去做的过程。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抓住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养成一生中最重要的良好习惯。叶圣陶老人家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再具体一点应该是:在孩子上小学前就应养成了较好的生活习惯;上小学后就应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学就应开始注重培养学习方法,而且,思维习惯的培养应始终贯穿其中。这样孩子大了以后就进入良性循环,所以就没有必要费太多气力去亡羊补牢了。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地告诉我们一件事:在去上海的轮船上,一天晚餐过后,同行的同学们都上甲板观风景玩去了,但其中一个玩的最疯的孩子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有任何人要求,到了该做功课的时候独自在船舱里拿出书本,若无旁人地开始学习起来——带队的老师感叹到:“这就是习惯!”学习习惯指的就是: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但是,并不是说3岁以前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就不重要。实践证明,3岁以前是孩子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得到固化的关键时期,而这种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是孩子的优秀素质的源泉,是素质的根,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正是有了这种归属感、依赖感和认同感,孩子才能够认可父母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愿才能得到实现。在此强烈建议:父母在孩子3岁以前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不然的话,孩子3岁以后,你所为孩子良好习惯的种种努力都会大打折扣。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如何培
素质就是习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