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乞巧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乞巧》说课稿一、说教材 : 这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乞巧,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的最普遍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古诗。本诗内容较浅显易懂。 ,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⑴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⑶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 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二、说教法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 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 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三、说学法分学习小组,读悟来学习。四、讲教学程序: 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了解“乞巧节”,学“乞”。:今天,我们学习第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见124页)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齐读诗。“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板书:牛郎织女)。①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乞巧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0-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