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课文,了解本命年有哪些习俗;2、理清课文思路,能说出本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3、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梳理文章结构层次。难点: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讲授、朗读、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学情分析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歌曲《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2、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大家喜欢过春节吗?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讨论自已的过年感受,并用完整的语言叙述。)二、解题:1、什么叫本命年?(可参照书下注释①)2、参考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本命年有什么习俗?明确: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二次备课教学步骤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三、介绍作者:学生介绍,教者补充。明确:刘绍棠,现代作家。40多年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中。四、检查预习小组汇报检查情况,教者抽查。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明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回想,到什么地方结束回想的?明确:第3自然段开始回想,第5自然段结束回想。2、回想的过年的特点是什么?(提示:注意文中的词语)明确: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六、研读课文1-4小节。1、读第1段,思考:开头以24节气歌引出春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衬托出春节的重要,突出春节的特点。二次备课教学步骤2、(比一比)快速阅读第3段,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能表现作者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可提示学生注意文中表现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明确:预热—增温—红火—发烧3、运河乡的父老乡亲是如何来过年的呢?作者共写了几件事具体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请你为每件事写个主题词(方法指导: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如:守(动词)岁(名词)或用名词来作主题词,如“腊八粥”)明确:1、炒年货2、吃腊八粥3、买糖果4、挑绒花5、杀牲禽6、备食物7、送灶王8、换门神9、守岁10、拜新年4、这十件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起来的?(引导学生概括出内容后,按顺序排列出)明确: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腊月初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正月初一5、这样丰富的生活表现了运河地区人民什么特点?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明确:表现了运河地区人民重视过年——热爱生活的特点,体现了他们的勤劳、淳朴。七、教者小结。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八、布置作业:请同学课后搜集有关过年习俗的文化内涵。二次备课教学步骤板书设计本命年的回想腊月初一:炒年货————————预热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增温杀牲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