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小锋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城里。他各方面都很出色,只有一点,我们都感到非常吃惊,他竟然不会骑自行车! 为此,小锋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 在小锋八九岁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都开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小孩学自行车,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跨上自行车。小锋学得很认真,但是为了能够跨上自行车,却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在旁边扶着的父亲脾气很暴躁,一看小锋摔倒,就着急上火,大声地训斥小锋“笨蛋”、“没出息”。后来,小锋在父亲的骂声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胆小,最后连跨上自行车的勇气都没有了。小锋最终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始终对学自行车充满恐惧,虽然后来也尝试过几次,但心理的障碍让他每次都无功而返。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春节过后的几天,明明从电视上看到欢庆春节的热闹场面总少不了踩高跷,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央求爸爸给他买高跷。爸爸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高跷的感情也很深厚,心想让孩子学高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意志,于是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爸爸让明明坐在椅子上,很认真地给他绑好了高跷:“好了,站起来吧!”明明兴奋地想站起来,可是刚一起来,却又坐在了椅子上。“怎么了?怎么不站起来?”爸爸问他。“我怕摔倒。”明明回答爸爸。“没关系,站起来,往前走。”爸爸说。明明鼓起勇气,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可是刚迈了一步,就立足不稳,摔了一跤。明明的脸上顿时没有了刚开始时兴奋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恐惧。“摔跤没什么的,不管是谁,刚开始学的时候都要摔跤,不摔跤是学不会的。来,再试一次!”爸爸鼓励道。“不用怕,爸爸小时候也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