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穿越30年时光隧道作者:佚名电脑爱好者年10期字数:4342字体:【大中小】一、第一封电子邮件之争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根据资料查找,现在的说法是:1969年10月,,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当时登录的办法就是键入L-O-G,于是教授键入L,然后问对方收到没有,对方说收到,于是依次键入O和G。但还未收到对方收到G的确认回答,系统就瘫痪了,所以第一条网上信息就是‘LO’。★小提示:“@”的由来据电子邮件的发明人雷·汤姆林森说:选择“@”符号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小提示:最早的邮件客户端使电子邮件成为主流的第一个程序是Eudora,是由史蒂夫·道纳尔在1988年编写的。由于Eudora是第一个有图形界面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它很快就成为各公司和大学校园内的主要使用的电子邮件程序。然而Eudora的地位并没维持太长时间。scape和微软相继推出了它们的浏览器和相关程序。微软和它开发的Outlook使Eudora逐渐走向衰落(见图)。二、谁是国内电子邮件之父? 说到中国最早的普遍民用的电子邮件,人们比较容易想到网易最早的163邮局,其实应该追溯到BBS时代。之前,(惠多网)。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可以搭建一个BBS。那时,要用一个叫做“蓝波快信”的软件登录电话那端的BBS服务器,登录上去之后,要快速地下载信包并上传信包,然后断线,一切都要在几分钟内完成(见图)。 BBS一条线只能允许一个用户在线,普通BBS站一般只有一两根电话线,即同时只能让一两个用户在线,所以,给每个用户上线的时间不可能太长。下载下来的信包里有别人对自己上次上传信件的回信,上传上去的信包是自己对上次下载信的回复。 1998年6月24日,263首都在线在中国北方地区首家隆重推出免费邮箱系统服务。随后,1999年新浪投入巨大的成本推出了轰动业界的免费50MB电子邮箱,之后各家网站又有了100MB乃至“无限空间邮箱”。在当时狂热的市场气氛下,中国网民过早拥有了“海量”体验。三、小编们的第一个电子邮箱只因简单好记柳絮飞说,他第一次看到电子邮件是在1995年,在《电脑爱好者》上看到一个包含“@”的电子邮箱,顿时觉得相当高档——短短的几个字符就能代表信箱号码,真的很神奇!相比之下,老家“安徽省XX县XX乡XX镇XX号柳XX”这样冗长的地址让他觉得很土很落后,从那时起他就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电子邮箱。,他拥有的第一个电子邮箱是1997年或是1998年。那年,他骑着自行车跑到西单的电报大楼申请拨号网络时,惊奇地发现:在付出每小时12块钱的上网费用之后,就能“免费”获得一个“public.”的电子邮箱。虽然邮箱名字较长,但第一个邮箱还是让他很兴奋。只因昂贵的记忆 Cornel说,它第一次用Email是在中国最早的“网吧”里。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1998年,对于互联网充满好奇的Cornel终于禁不住诱惑,和同学凑了30块钱冲到实华开上网——每小时30块的网费,第一次用上了“高速”的电子邮箱。小提
电子邮件穿越30年时光隧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