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积极心理学研究课题总结.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与学生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的过程——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研究总结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阮秀芬一年来,本着从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为着眼点,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获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一些体会。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是一种包涵教师全面素养的品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各方面素质过硬的教育者,同时更应该是一个心理启蒙师。教师的日常一举一动,尤其是教师在实施教育中的教学行为,跟我们一般人的行为是大大不同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影响群体的意识与群体的情绪,而我们一般人的行为可能影响不是很大,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保证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个体心理抗压能力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从而找回群体的自信,找回社会的尊严。教师的心理引导,良好的教学行为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具备了比较良好的教学行为的必要主观条件后,就可以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生活和学习独立性强,人格意志过硬的人;一个有着较强心理素质的人;一个能够很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跟进去指导学生呢?首先,课程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我们教师应该首先是个心理品质良好的教师,能够妥善处理学生的一些日常心理问题。如开学之初,我的班上就有多个问题学生。包括班长,一个小女孩,开学一段时间我观察了很久才选出了她,结果半学期不到她就向我提出不当班干了,开始时令我十分苦恼,后来我找她谈话还有通过同学的了解,知道了她是因为不自信所以不当班长了,再后来我就试着做了几次思想工作,结果都不是很好,她就是一根筋,“倔强”得很。之后我知道,像她这样的学生要做思想工作还真不能急,于是我就在课上有意无意间透露心理与德育教育,我在上《爬天都峰》一课时就强调说,人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样看待困难,是被困难吓倒吗?不是的应该是学会解决困难,一步步来……在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这样,遇到困难就逃避就退宿,怎么能做事呢?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这样我一边说一边看她,于是她有意识的明白了什么一样不敢看我。两个星期后,她又说她想继续当班长了。这样以后的教学中我有意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授课,尤其是加强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的意识和坚强的意志,结果问题学生减少了。其次,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向更具发展性和个体适应性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依照学生发展呈正态分布的理论展开的。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是其基本定位,而且教师的教学行为局限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能力的培养和直接经验的积累和主体意识的培养。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行为是片面的、非人本的,它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自觉进行课程设计,尤其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在选择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比如在上《《我不能失信

积极心理学研究课题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