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南景区旅游讲解词各位游客朋友:你们好!经过一路的旅途奔波,大家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吉林长白山旅游观光,我是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的景区讲解员某某,非常高兴可以向各位做导游讲解工作,我愿竭诚为您服务,并衷心的祝愿大家在长白山渡过一个愉快、难忘的旅程。在为各位朋友讲解之前有几点注意事项要强调一下:,土质比较疏松,所以在这里首先重点提醒大家——快乐之旅,安全第一。,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在保护区内和车内都是禁止吸烟的。,爱护环境义不容辞,所以请大家爱护长白山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不许采摘和践踏花草,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我们车内还免费为您提供了“方便袋”。、地势险要,请您一定要按照景区规定的路线观光游览,以确保您的安全。,所以请大家不要越过边境线。:00从主峰停车场向山门始发,请大家在游览之余掌握好您的时间。,请拨打景区内的投诉、咨询、救助电话——0433—5742286.,提醒游客——长白山气候变化莫测,请您坐好防寒、防雨工作。在此先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与配合。下面我就把神奇而美丽的长白山介绍给大家:闻名遐迩的长白山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洋,是中国东北第一高山。长白山南景区位于白山市长白朝鲜自治县境内,鸭绿江大峡谷和长白石林是长白山南景区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南景区观天池,壁立千仞,深不可测,魏为:隆观。池边纤纤花草,小巧玲珑,煞是可爱。目前通过白山地区抚松县松江河镇长松公路去长白山南景区游览比较方便。长白山远在周秦以前叫不咸山;汉朝时称单单大岭;魏朝时称盖马大山;这几个名子就沿用了两千多年,唐朝时期被称为太白山;辽金时间才开始使用长白山这个名字。长白山名子的由来有三个原因:第一,长白山终年积雪;第二,长白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发后的火山灰成灰白或淡黄色,当冰雪消融之后,远观群峰,仍为白色;第三,在远处观望长白山,又是白云缭绕直插云霄,故称为“长白山”。长白山的气候是变化多端的,经常是多云、多雾、多雨、多雪、多冰雹,有时一日之内,甚至是一小时之内天气就有可能发生几次变化。刚刚还骄阳四射、烈日炎炎,突然间狂风大作,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峰、湖面顷刻间淹没在风雨之中。一会儿又风和日丽,山野如洗,空气非常清新,景色格外迷人。那么天池上空气候如此多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长白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中心,而长白山的主峰是日本海海洋性气流和西伯利亚季风的天然屏障,它阻碍着主峰两侧空气的对流,当海洋方向的湿热空气和大陆方向的干冷空气源源不断的吹来的时候,遇到长白山主峰受阻的时候,将各自沿着迎风的山坡上升,并且气流温度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到达天池上空两侧气流恰好相遇,若这时以潮湿的空气为主,便凝结成云和雨,如此时的干冷气流占优势则表现为晴天,有时由于一部分没有达到饱和的水气在干冷的气流的影响下则形成雾。长白山是三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朝鲜族的集居地,在清代,把长白山尊为列祖龙兴的圣地,1671年,康熙以“致告天下一统”为由,东巡到盛京,1682年,康熙御驾亲征准葛尔胜利,再次东巡到吉林松花江边,遥拜长白山,实行三拜九叩之礼,封为长白山之神,高于五岳,与五岳同祭,雍正时期,在吉林市小白山建“长白山望祭奠”,神案上立有“长白山神位”,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东巡,亲自到吉林小白山,在望祭奠中祭祀长白山,并下令封禁长白山,保护发祥圣山,实行了四禁制,禁渔、禁猎、禁伐、禁垦荒。这无疑在客观上延缓了对长白山的开发,所以才保持了长白山原始自然,使生态免遭破坏,才有了今天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一位著名的国际生态学家来长白山曾经说过,长白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破坏的自然综合体,是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保护区,这里野生资源极其丰富,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地,共有野生动物1500余种,植物2277种,矿藏80余种,红松、云杉、冷杉等经济树种80多种,人参、灵芝、天麻等名贵药用植物300多种,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长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划定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了长白山保护区管理局,面积为196465公顷。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了“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被国家首批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其中美丽的“天池”令总人心驰神往,说到天池个别游客或许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只要能游览到天池,就是很圆满的旅程,其实不然,在这里游客朋友们能观赏到的还有很多,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二是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中心复合式火山,由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椎体三部分构成。长白山区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在距今约2500万年时,长白山在著名的
2020年长白山南景区旅游词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