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隆昌二中丁诗兰教学目标:基础目标: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筛选信息,梳理全文,把握写作思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美的意识。学习作者亲近观察,勤于思考,反复陶冶的审美方式。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大希庇阿斯篇》中讲到苏格拉底和诡辩家希庇阿斯的对话,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什么是美”,希庇阿斯说“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姑娘”,“美就是一匹漂亮的母马”,那么你会说美是什么呢?美是一片鲜嫩的树叶,美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美是一轮皎洁的月亮,美是初升的太阳。。。。。。。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怕是一花一草,一枝一叶,只要用心感受,都能发现美。不信你看,川端康成就从海棠花中发现了美。板书:花未眠川端康成二、检查预习生字词壁龛绽放邂逅陶冶拙劣迥然不同拜谒一模一样模型凝神微不足道不可思议众所周知迥然不同难能可贵邂逅陶冶作者介绍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日本现代派的开山祖师之一。代表作有《雪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 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开始他的作家生涯。小说《伊豆舞女》(1925)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川端康成文学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导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会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式的精神主义。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的融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自身与自然合一,把自然契人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从而表现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三是传统的工整性与意识流的飞跃性的融合,根据现代的深层心理学原理,扩大联想与回忆的范围,同时用传统的坚实、严谨和工整的结构加以制约,使两者保持和谐。这三者的融合使传统更加深化,从而形成其文学的基本特征。(叶渭渠《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美》)我们的美,在我的书桌上已经存在一二千年以上了,今后还会继续存在一二千年以上吗?——川端康成三、解读作者感悟,理解“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本文属于(说理)散文。那作者说理是由什么引发的呢?(或者说机缘是什么呢?)花未眠(即花夜半盛放)看到这海棠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作者为何说是“哀伤的美”?①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
花未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