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邛崃模式’’四川省邛崃市是汉代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演绎出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现在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那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精神早已被传为千古佳话。现今的邛崃人又敢为人先,他们首创的农民分享农村土地流转收益的“邛崃模式”,人选了由中国改革》杂志编辑部发起的2007年中国“十大改革探索”,列第三位。作为支农主力军的邛崃市联社,积极融人邛崃如火如荼的改革创新实践中,在努力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加大了业务与服务的创新力度,推动了“三农”工作的稳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7年12月31日,邛崃联社各项存款余额逾19亿元,比2006年年末增加5亿元,%,%。,,%,%,,为邛崃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汤营模式”与融资创新“邛崃模式”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汤营模式”。汤营村位于邛崃市羊安镇北部,共有1028户农户,。由于人多地少、农业效益偏低,种“应付田”和“撂荒田”现象严重,农民普遍有着强烈的土地流转愿望。2004年,时任村支书的胡桂全在列席邛崃市委常委会时,把村民提出的“希望把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公司来进行规模经营”的想法做了汇报,得到了邛崃市和羊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2005年10月,汤营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采用股份合作制,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村集体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人股,邛崃市国有独资的兴农投资公司投入100万元作为风险投入人股。人股土地每亩每年保底收入800斤黄谷,公司经营利润的一半作为生产发展资金,另一半作为分红资金(兴农公司与村民和村集体按五五分配,农户与村集体按股分红),兴农公司不拿走红利,该红利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支配,待这块资金壮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用该笔资金回购邛崃市兴农公司投入的风险股金(原则上等额回购)作为村集体股。集体土地股份所得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公司人股农户已达800多户,集中土地1060亩(农户土地入股1000亩,集体新增土地入股60亩)。汤营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文/本刊记者罗斌特约记者杨成龙制定完善了公司章程及财务收支制度,并由镇政府和财政所监督和审计其财务,严格执行支出报账制。公司定期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定期公开公司财务情况,接受股东监督。兴农公司不介入汤营农业有限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保持重大经营方向的话语权。汤营农业有限公司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产业规模化、组织集体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近17万元,人股土地分红103元/亩,带动全村人均增收450元。农民的收入构成已由过去单纯的种植收入变为“租金+务工+红利+个体经营”收入。汤营农业公司董事长胡桂全面对取得的成绩,欣喜地说:“这里的农民不仅有保底收入,还可以分红。如果愿意在汤营
探寻“邛崃模式”.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