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的字词,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4、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对本文说明顺序的掌握上。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也许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你的感受,这就是“壮”与“尊”。面对曾经作为皇城的故宫,我们会有许多疑问:1、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2、故宫座落在什么地方?3、故宫的规模有多大?4、故宫中最大的殿堂叫什么?5、学子们在什么地方参加殿试?6、你知道共有多少个皇帝居住过故宫吗?这是因为“紫”字取名于紫宫,紫宫又是天帝之宫。古时,人们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是指三个宫城的意思,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称为中垣,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即天帝之宫。封建帝王在封建时代被认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那么天子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皇宫自然应该是人间的“天上宫阙”。又因为皇宫是禁区,非一般人敢涉足,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二、教学新课。1、作者介绍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作家2、本文背景介绍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上十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3、检查预习:金銮(luán)殿鳌(áo)头檀(tán)香鎏(liú)金矫(jiǎo)健蟠(pán)龙湛(zhàn)蓝击(qìng)磬额枋(fāng)迥(jiǒng)然不同4、听读课文,思考:①故宫座落在什么地方?②故宫的规模有多大?③故宫博物院建筑分为哪两大部分?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学生听读后明确:故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心。(第一段)故宫的规模:宫城呈长廊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第二段)③故宫博物院分为“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在课文的11段有相关的介绍。)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在“前朝”部分所经过的地方,并找出作者所使用的过渡词语或句子。天安门→端门→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过渡:从天安门往里走,穿过,就到,走进,进了,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从保和殿出来。学生研读“内廷”部分,找出作者的行踪,并找出过渡性的句子。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对面就是景山。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空间顺序。三、小结(完成课后第一题)。第二课
故宫博物院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