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伴我成长飞龙九义校七年级蒋睿窈指导教师李平当你坐在电脑前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当你乘坐平稳的地铁时,当你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美味的佳肴时,你可曾想过,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变化?是科学。科学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推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的命脉,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学。同学们,你了解科学吗?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是科学的尝试者和创新者,因此,我们要了解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的应用相当广泛:动力、交通、照明、加热、通讯、装饰、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生活等都离不开电。你知道电是怎么被发现的吗?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美国人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随后,一代代的科学人致力于电能的研究,他们发现,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只要是有别的形式的能量,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设备,就是可以将其转化为电能。比如说热能,机械能,磁能,核能等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此,电就忠实的为我们人类服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现在,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车已经成为基本的、必要的交通工具。你了解汽车的发展史吗?1890-1920马车过渡到汽车,金属车身出现。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几乎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1894年奔驰velo是最早的量产汽。如果说是德国人发明了汽车,那么,发展汽车的就应该是美国人。他们将汽车批量生产,大量销售,引得各国竞相学习生产技术,推动了世界汽车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全球也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来自稻谷。谁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无疑是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贡献。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是袁隆平院士,他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一直从事农作物育种研究。他与助手们利用多个品种的水稻和他们辛苦发现的一种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的繁殖和选育,培育出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2002年发表的水稻基因组测序成果,用的就是袁隆平培育的“籼稻9311”品种。负责测序工作的杨焕明教授认为: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找到了很好的基因组合。这就从基因组研究的水平上,确证了袁隆平育种实践的先进性。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已累计增产1500多亿千克,为农民增收500多亿元。2001年2月,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且,许多国家也相继引进这一技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脑。电脑已经
科学伴我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