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治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发引言中华民族有五前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积存了丰富的治理经验,这些治理经验对我们后人对企业的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古代思想概述(一)。古代治理思想要紧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商家等。许多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九章算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成功的治理思想和经验。《老子》要紧体现了治理者的权变谋略和在治理过程中的境地、素养及治理原则的思想;《孙子兵法》要紧体现了治理者在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战略思想;《韩非子》要紧体现了治理者的统御谋略思想;《论语》、《孟子》、《荀子》要紧体现了治理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谋略思想;《三国演义》要紧体现了治理者的制造性治理思维;《红楼梦》要紧体现了治理者以法治家的时效治理思想;而《九章算术》则是我国古代培训治理人员及供他们日常应用的手册,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可与财政或工程官员职能相对应,堪称两千年前世界治理数学之最。曾仕强:《中国治理哲学》,1981年出版,第33、248页。如表1-1所示:,中国最早的兵书《六韬》中提出识人“八征法”2在用人上,墨子认为:“奉贤者,政之本也。”《吕氏春秋》提出“得贤人,国无不安……失贤人,国无不危”。管子提出了用人的德、功、能三项差不多标准3在制人上,韩非子认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赏罚二术。君之利器”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兵之策1兵以利动2分析态势3先谋后战4避实击虚5不战而屈人之兵经营之道范蠡总结经商经验,提出了计然之策。计然之策包括“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其他方面1在治理哲学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2在领导方式上,儒家提出“仁政德治”,法家提出“法制刑治”,道家提出“无为而治”3在系统运作上,古人提出许多运筹谋略,并造就大量传世杰作4在钞票财治理上,孔子主张“崇俭”。荀况提出:“节其流,开起源,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并形成一些核算制度5在管物上,重视“,有着明亮的历史遗产,包括丰富多彩的治理思想。由于受当时生产力进展水平的限制,这些治理思想零星分散,至今未能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但许多治理思想的精华对今天的治理实践仍然具有借鉴的价值。于丹《孔子心得》2007年第一版。(二)中国各种治理思想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三大主流学派儒家——王者之道,仁政德治;法家——霸者之道,法制刑治;道家——王霸杂合之道,无为而治。这三大学派都产生于中国古代思想最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其治理思想的差不多逻辑结构是:人性假设的治理方式。他们各自提出对人的差不多看法,并进而提出自己的治理方式,从而各自形成较为系统的治国治生的治理思想。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治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治国、治生和治身。治国要紧是处理整个社会、国家治理关系的活动,即“治国之道”。它是治理整个国家、社会的差不多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对行政、军事、人事、生产、市场、田制、货币、财赋、漕运等方面治理的学问;治生是在生产进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存起来的,它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学问;治身要紧是研究谋略、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等方面的学问。这三部分治理思想还可细划为以下五个方面:1.“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不管是古今依旧中外都证明:人才是一切之全然!一个不明白得珍惜人才的国家和组织是不可能有长远的进展的! 2.“正人必先正己”的治理思想中国古代治理特不强调领导者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治理方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因此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我。从治理学的角度来讲,确实是最佳的治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差不多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先哲们认为,“正己”为“正人”的前提,假如连自己都不能“正”,岂能奢言正人。我国古代治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黄受安,段福德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经权观”治理思想我国古代治理思想普遍贯穿着经权观,“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治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依照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即依照普遍的治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01487****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0-0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