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音乐的耳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培养音乐的耳朵湖南文艺出版社—《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的意境之美。能区分双簧管与长笛的音色。,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重点,:繁体字“聽”师: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课件:马思聪肖像图片及简介——(1912—1987)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青少年时代曾两度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及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等职。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其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交乡曲《第一交乡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等。创作背景及作品介绍——马思聪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云、贵、川和粤北山区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是他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后,受到触发而动笔写作的。师:在乐曲中分别出现双簧管、长笛奏出的“山歌风”主题请同学们聆听时注意辨别感受这两种乐器的音色。课件:双簧管、长笛的简介及表现音色的小乐段师:边讲解边听,引导学生按标题、结构去欣赏理解《山林的呼唤》。课件:《山林的呼唤》结构、音频:呈示(A)中部(B)再现(A1)“山歌风”主题再现(长笛独奏)主题b:“呼唤式”音调主题c:带装饰音的柔美旋律主题a:“山歌风”主题(双簧管独奏)生:说出感受师:引导总结,不要给出固定答案让学生自己发挥,因为各人的知识、阅历都不一样,所以音乐给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后亦如此)《山林的呼唤》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体验同旋律异速度时乐曲给自己的感受。课件:加速后的《山林的呼唤》师:引导生:《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突出乐曲中强、弱部位。课件:介绍作品、音频生:《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的弱起部位强,强部位做弱。让学生对比欣赏。课件:改变强、弱后的《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音频师:、强弱的对比之后再让学生从音色上区别分析体验音乐分别欣赏萨克斯、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分别说出感受最后给出标题(亦可作其他处理)课件:萨克斯、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要求学生从乐曲的速度、音色、强弱、整体感觉等方面谈谈对乐曲的理解并给乐曲起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标题。学生谈完后教师可给出原标题,简单介绍该乐曲。课件:音频————,她没有具体的形象,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不同所感受的形象、意境就不一样。欣赏音乐重在聆听。聆听的同时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她,例如;音色、速度、强弱、内部结构、旋律整体感觉等等诸多方面。我们要养成一个用“心”去聽的习惯!常做常新!1812年序曲作者简介: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

培养音乐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480 KB
  • 时间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