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寿光文化追远.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寿光文化追远——汉以前寿光文化溯源(下)赵守祥1,薛彦斌2(,,山东寿光262700)摘要:对寿光汉代以前的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和溯源,对寿光的自然环境、最早的人类遗存、汉代以前的历史演进及各朝代的重要遗址和历史人物作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关键词:文化;历史;汉代;遗址;人物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六、春秋、战国在齐灭鄣即最终消灭纪国后的113年,孔子诞生(前551——前479年,生年72岁,孔子为殷人后裔,殷在夏时为夷族,原出帝喾、帝舜族系,最初居鲁东南,后居商丘即商祖契之封地)。孔子23岁开始招徒讲学,讲授礼乐知识,35岁(公元前517年)孔子因不满于鲁“三桓(季平子、叔孙氏、孟孙氏)迫鲁昭公逃于齐也到了齐国,并做了高昭子的家臣。这时距纪国被灭已有150年,寿光地早已是齐国疆土。但寿光在当时仍为齐国境内的古老邑城,是历史上著名的伯益和黄帝史官仓颉的故地。2004年城区圣城花园工地发现“千年粮仓”(初步考定距今1400年以上,尚未进行碳14测定,具体年代待定),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整个工地面积54000平方米,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残片和兽骨加工作坊,有鹿骨、野牛骨等,文物藏量丰富,时空跨越久远,是一处上迄龙山文化,下经春秋战国,后至唐、宋、元、明、清的大型古遗址。距“千年粮仓”仅百米之距,发现了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54年)竖立的仓颉墓碑,北魏丽道元(公元466——527年)在其所著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载“仓颉台弥水所经,石室中有孔子像,岂孔子至齐亦常访焉”。历史记载与实物发掘相对证,明确说明孔子在齐国任高昭子家臣期间,亲自到寿光(寿光至齐故城仅65公里)瞻仰了仓颉墓,也说明当时今寿光城即是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城邑。仓颉墓在当时当为这座城邑最重要的文化景观,是文人名士神驰与景仰之地。时间延后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寿光斟灌书香官宦三百载的李家女小惠(李逈女,李逈为刑部右侍郎,正二品官位,李逈长子懋时为翰林院编修)荣嫁孔子第68代孙、世袭衍圣公的孔傅铎,成为孔子家第68代衍圣公夫人,其长子成为孔家第69代衍圣公,成就了一段相隔2070年的鲁(国)寿(光)或仓(颉)孔(子)佳话。孔子死后97年,孟子(前372—前289年,生年83岁)诞生,因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被奉为“亚圣”。齐威王(前356—前320年)时,孟子第一次到齐国住了几年,未得齐威王重用。齐宣王(前319—前301年,孟子两次到齐国,求仕、为仕均不顺利,但他在齐国期间却收了一个最得意的弟子公孙丑(公孙丑墓在城区公孙庄西北,公孙庄村得名即由公孙丑墓而来)。孟子在齐期间,公孙丑始终伴随在他身边,并在孟子辞官归邹时追随孟子到了邹国,死后归葬故里。《孟子》之《公孙丑上、下》,全文近8000字,就是记叙的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公孙丑上、下》是中国古代典藉中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献。公孙丑是战国时代生长于寿光土地上的一个大学问家(公元1111年,宋徽宗赠公孙丑为寿光公,仅次于王的爵位,以彰显他在文化上的贡献)。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哲学、政治、战争、修身的一些典章名句即出自《公孙丑上、下》。如充分反映和谐文化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充分反映中国哲学文化的“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依”,“揠苗助长”、“事半功倍”、“此一时,彼一时”,

寿光文化追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0-0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