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案例1:“猪肉价格上涨”?人们说 2007 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楼市上涨,到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猪年”给人们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进入 5 月份,猪肉似乎又成了“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有些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计,2007 年 5 月上中旬,全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元,涨幅 %。在北京市,5 月份市场的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出现了 14 次上涨。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可以说是近 10 年罕见。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影响人们的一日三餐,又导致 CPI 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是: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何?案例分析:1、从需求情况看,从 2006 年底到 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2、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自 2005年 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生猪的收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案例2 ?“双十一”促销??“光棍节”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节日,只是源自年轻人对11月11日的戏谑,而现在这一戏谑的节日成为网购狂欢节的代名词。围绕“双十一”的电商争夺早在十月份就已打响。?2009年阿里巴巴首次以“光棍节”的名义开展促销活动单日的销售额是5000万元,,。2012191亿,同比增260%。2013年11月11日,阿里“双十一”;2014年天猫双十一最后成交额是571亿1218万1350元()。%。。无线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趋势成为2014年双十一的显著特征。?京东商城在2013年11月11日当天订单量达到680万单,是2012年11月11日订单量的3倍多。2014年11月11日,,其中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购物等)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案例2 ?问题??1、运用弹性知识,分析如何选择促销商品??2、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请画图分析商家促销利润。?3、请分析”双十一促销”中影响需求的因素。1、促销商品的选择通过调查,双十一期间促销的商品虽然玲琅满目,但是促销力度最大的商品集中在衣服、日化用品、零食等方面,而像电脑、家电等产品促销力度就很小。原因在于衣服、日化用品富有弹性,而电脑等产品缺乏弹性。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原因。 Q1 Q2 Q3 Q4 PP1P2D1D2图1分析:2、促销利润分析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实则其销售利润来源于薄利多销和规模效益,具体分析如下:同样从图1中可以得出对于商品D1,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其需求从Q1快速升到Q4,需求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此可以得出Q4 P2 >D1 P1,很好地解释了商家大力开展促销的原因。另外随着销量的上升,其规模效应分摊了其仓库租赁、物流运送等成本,同样增加了商家的收益。 Q1 Q2 Q3 Q4 PP1P2D1D2图1分析:3、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总体而言,消费受收入、个人需求、价格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