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7运输直升机一、概述:1956年底,美国陆军部宣布计划用一种涡轮动力的直升机取代当时在用的活塞式直升机H-37。1958年一个陆空联合委员会建议陆军采用波音的中型运输直升机。但是陆军由于缺乏经费产生了犹豫。一些人觉得应该采用运载十五人左右的轻型战术运输机,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新的运输直升机应该可以搭运炮车,因此内部尺寸至少应该可以运送珀欣导弹系统。1958年陆军最终选定了波音的YCH-1B作为其新的中型运输直升机。1961年9月第一架原型机YHC-1A试飞,其最大运送能力为20人。这个型号最终发展成了CH-46休伊。但是陆军YHC-1A对于突袭来说太重,对运输来说又太轻,因此最后决定制造一种更重的运输直升机,同时升级休伊。这个选择决定了以后十年重中空中机动行动的模式。由于诸多原因,陆军空中突袭行动的概念与海军陆战队不同,所以很自然行动所需要的武器装备也不同。支努干的大小直接涉及到休伊的变大。陆军的战术家们坚持空中突袭的早期必须以班为单位进行。这就让休伊可以大展身手。同时技师们坚持陆军不应该超过UH-1B。这就造成必须有一种界于休伊和中型运输直升机之间的新型战术直升机。这时适当的支努干尺寸出现了。由于同时推出了休伊和支努干,陆军加快了空中机动能力的规划。最终陆军决定把支努干最为其标准中型运输直升机。1962年7月国防部将CH-1B代号改为CH-47A。二、性能指标(CH-47D):机组成员3名,,旋翼直径18米,最大起飞质量22700千克,最高速度2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59千米/时,航程560千米,,武器2门70毫米机关炮,装载质量10800千克,载重22680公斤时爬升率464米/分钟基本数据:(CH-47D型)(旋翼折叠)/秒(海平面)。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可进行空中加油,具有远程支援能力。部分型号机身上半部分为水密隔舱式,可在水上起降。。可运载33~35名武装士兵,或运载1个炮兵排,还可吊运火炮等大型装备。,其玻璃钢桨叶即使被23毫米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射中后,仍能安全返回基地。三、结构特点:(总体布局、材料、动力等)美国陆军的H—47,是美军标准中型运输直升机,它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近短形截面的机身头部是驾驶舱,、,可容44名士兵或27名伞兵或24副担架,地板上设系留点91个,可一次运输一套战术地对地导弹或2辆吉普车。为此,机尾是兼作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装卸极为方便。四、识别特征:,前低后高配置,后旋翼塔较高,径向尺寸较大,起到垂尾作用,其根部,对称配置2台发动机。。驾驶舱、机舱、后半机身和旋翼塔基本上为金属结构。机身后部有货运跳板和舱门。,2个前起落架均为双轮。2个后起落架为单轮。CH-47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CH-46外形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发动机的形状。前者位于后旋翼塔前部两侧,呈暴露状态,而CH-46为内置式,在相同部位仅有排气孔。五、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MH-47D)其装备了AV/ASH-137多普勒雷达,有具备地形跟踪、地形回避、空对地测距和地形显示功能的AN/APQ-174雷达。导航设备有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参考导航系统和AN/ASH-145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另有激光、雷达、导弹告警系统,脉冲干扰机、干扰物/曳光弹发射器和抗干扰无线电台。此外,还配有前视红外装置和数字式移动图形显示仪等。MH-47E在驾驶舱中增设了一个由4部多功能显示器组成的任务管理系统和一个任务辅助系统。六、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波音公司在CH-47A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加强劲的配备莱克明T55-L7C发动机的CH-47B型。B型为提高稳定性,还配备了非对称性的旋翼桨叶。CH-47B于67年5月投产。1967年新的CH-47C首飞,它装备了一个外挂能力9080千克的机身中央外挂钩。当挂吊单一样货物的时候必须使用这一挂钩。另两个分别在机身前部和后部的挂钩则各能挂载4540千克货物。为能满足陆军提出的载重6810千克时活动半径应达到54千米的要求,C型的最大重量达到了20884千克,载油量也大有提高。采用的莱克明T55-L11发动机功率达3750轴马力,机体结构也有改善。CH-47C80年停产,后期采用了坠毁自封闭供油系统和
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