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国学教育进校园现场会春晖小学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全区上下掀起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的高潮,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二七人的工作、生活面貌,和谐了干群及家庭关系,每次听完区委区政府组织的的报告更让我们有了“何不学在年少时”的感慨!作为开展国学特色教育的春晖小学更是有了被政府认同和肯定的欣喜,坚定了春晖人在国学特色教育之路迈步前行的步伐!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我校文明儒雅、彬彬有礼的校风已形成,心态阳光、身体强健、知识渊博成了春晖学子成就快乐人生的追求,爱人、爱校、爱社区、爱国的情愫已潜移默化,植根于心!春晖小学创建于2005年,有27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63名教师,平均年龄25岁。“办精品教育,创特色学校”是我们的追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教育已打上“国学”烙印,融入肌体,现将做法汇报如下:一、营造校园国学氛围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在精、雅上做文章,发挥楹联、篆刻等传统文化的作用,赋予楼体“学思堂”、“乐耘楼”“芳菲苑”等名称,以“琴、棋、书、画”“梅、兰、竹、菊”作为每个楼层的主题,班级、墙体设置经典名句,让学生在休闲举手投足间受到国学教育的熏陶!二、课程体现国学特色学校历来注重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分年级开展实施诵读经典活动,旨在利用小学生黄金记忆期强化记忆,训化良好习惯,积淀人生素养。课程开设如下:一年级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百家姓》,四年级理解背诵规定的经典名篇《满江红》等,五、六年级学生学习《论语》。学校也着力打造特色课堂,将国学教育渗透于国家、地方课程教学。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中医、茶文化提升学生的品位。同时,学校把教育定位于“习惯+爱好”,依托“河南省乒乓球和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的优势,把乒足教育引入课堂,并成立了古筝、足球、乒乓球、书法等社团,真正落实“2+1+1”工程,使素质教育之花在春晖绽放!三、创新国学教育方法国学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开笔礼”仪式上,“朱砂启智”、“茶敬亲师”、“赠书识礼”等环节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勤奋学习的厚重文化精神;依托校训“感恩”,凝练春晖四句感恩箴言,并将每年的四月定为“感恩教育行动月”;大队部把“关于如何在小学渗透中国孝文化”的课题作为抓手,让师生、家长参与到研究中来;校园音乐融入古典名曲;配乐唐诗为课间铃声;开设一分钟国学电子课程;放学路队诵读《弟子规》;队礼和鞠躬礼并存;自创《国学操》和《学生行为守则三字经》,课间操变成诵读场,找到运动和学习契合点,学生把每天眼看之、声诵之,心思之、行践之的国学教育变成了学校温馨和谐的物化文化和特色!国学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越来越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家庭发生了悄然而可喜的变化。师生素质的提升不仅使春晖园受益,学校周边的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成效也给予肯定,它已成为学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美德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显露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为学生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了道德基础,使国学教育真正成为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助推器。四、国学教育成就学校品牌一是经典诵读节
春晖小学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