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材料急救中心,是抗疫前线的“桥头堡”。作为急救中心副主任,他带领急救团队,不惧个人安危,及时转运发热的疑似患者,及时出诊抢救重症确诊患者。重症隔离病房,是战疫的主战场。作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又带领他的突击队,集中最优势的兵力,运用最好的治疗手段,尽最大的可能抢救重症患者。他是荆州一医急救中心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飞,此次疫情中,担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从阻击疫情的桥头堡,到抢救病人的主战场,他疾步如飞、精准施救,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病人。全力以赴共同抗疫多科协作救治重患“上无创呼吸机,加大氧流量……”“维持循环,加血管活性药物……”“监测血氧、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荆州一医隔离病房重症病区里,一个稳重的身影,正在指挥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一位重症患者。终于,死神退却了,监护仪上心率恢复规律的跳动,病房又恢复了安宁。这个身影,就是李飞。 1月20日,医院启动疫情应急响应以来,身为共产党员的李飞身先士卒,一直带头冲锋在抗疫一线。打赢疫情阻击战,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是重点也是难点,荆州一医院党委高度重视。1月23日,医院建成重症隔离病房,成立了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和重症救治中心,对重症病人实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远程会诊等优势,尽可能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作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飞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上。疫情暴发以来,他带领30余名icu医护人员,和其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搭配,分成各个责任组,通过临床医师诊治技术和icu医师监护抢救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重症病人抢救的效果。对于每一名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资料,李飞都了如指掌。每天的专家组会诊,他与各位专家展开讨论,制定每位重症病人的治疗抢救方案。随后,他又再次进入隔离病房,指导重症患者的治疗抢救。为了能及时抢救危重患者,确保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他干脆住进了值班室。“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天来,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当中既有轻症患者,也有重症患者。还有一些重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已经转到了普通隔离病房。”在一线连续战斗30多天了,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看到更多病人治愈出院,李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日夜兼程连续作战急救转诊危重患者荆州一医急救中心,一直承担着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其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先进急救体系和完整救治模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荆州一医急救中心除了做好日常急救工作之外,还集中优势兵力,将更多精力投入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急救中。性命相托,分秒必争。2月19日18时许,沙市一名疑似患者因连续多日发热不退,需转到荆州一医预检分诊。李飞当即安排医生、护士、司机各1名,前往接诊。 3人尚未返回医院时,李飞又接到上级指令:监利一名70多岁的气管插管确诊患者,病情十分危急,需要马上转诊到一医急救。将这名沙市患者送到一医后,3名医护人员顾不上吃一口晚饭,又马不停蹄地驾驶负压急救车赶往目的地。等到这名监利危重症患者被安全送进一医重症隔离病房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一位患者在发热门诊等候就诊时,突然感到胸闷加重、呼
急救中心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