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一体化走廊管理的理念与实践1、一体化走廊管理的基本概念一体化走廊管理(ICM)就是在一条交通走廊上整体地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服务,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行管理,以提高所有出行者的出行速度、出行可靠性以及出行安全性。ICM强调“综合性、一体化、统筹、相互补充、覆盖整个走廊(包括相关联地区)”,集中政府的投资和行政资源提高整个走廊的交通系统表现,同时增强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吸引力以促使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向可持续性高的交通方式转移。、居民出行状况等确定。选定的交通走廊应包括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发挥连接和相互转换作用的重要部分。ICM的目标是通过对所有交通方式的出行者出行状况和货物运输状况进行测评和优化,从而使选定交通走廊的资产效率、效益和安全性最大化。交通走廊的资产为所覆盖区域内所有交通方式的资产,包括基础设施(道路、各种交通方式的中转通道、人行道、自行车道、人行天桥、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线路、通讯线路等)、附属设施(公交车站、公交枢纽、公交保养场、停车场等)和设备(公交车辆、轨道交通车辆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设备等)。在多条交通走廊中,规划人员可以利用两类指标挑选适合优先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走廊。第一类指标用来反映相关交通走廊存在交通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改善方案能带来的潜在效益。这些指标包括:1)公共汽车载客量,公共汽车总数,线路长度;2)公共汽车行驶速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行驶时间:3)重要道路交叉口和过街处的非机动车交通量;4)交通总量、速度和延误;5)重要交通出行节点(例如新城)和产生吸引力的区域(例如主要商业区、大学城);6)交通事故产生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交通事故和死亡记录。第二类指标用来反映ICM实施的难易程度。这些指标包括:1)硬件设施和运营方面的限制因素(例如地理位置、相邻用地性质、停车设施等);2)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力度;3)是否涉及棘手的法律问题(例如文物保护、商户拆迁等);4)潜在的实施费用问题。,需要收集和分析与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道路系统、停车系统的需求、供给和运行相关的数据。从实际经验看,大多数ICM项目一般都包括具体地点的土建内容(例如交叉口渠化),以及综合战略措施(例如提供高质量公交服务、设置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制定并实施停车管理政策等)。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潜在的改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方面内容。1)公共交通。①公交服务计划的调整(进行公交线路整合,减少重叠线路,减少公交车站的线路停靠数量,增设“大站快车”线路等);②公共汽车类型的变化(引进更大、更清洁、更安静的车辆,增加车门数量或增宽车门等);③建设公交专用车道;④在重要的、易拥堵的道路交叉口采用信号优先以便公共汽车“插队”;⑤有选择地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立体化改造;⑥在不能设置实际公交专用车道的地点设置虚拟公交专用车道;⑦建设新的与改造既有的公交车站;⑧建设新的与改造既有的公交客运枢纽;⑨在部分客流量大的公交站台设置车外售票与检票设备;⑩设置先进的公交管理系统,具备计算机辅助调度安排、车队管理、公交乘客信息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功能;改善人行道、与公交车站相邻的行人过街设施,以及与居住小区和
交通文化理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