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常用成语俗语解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考常用成语俗语(一)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涉水:徒步过水。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喻:明白,知道。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峦:连着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中考常用成语俗语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0-03-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