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培养计划一、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本校学生中,我们发现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不良学习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2、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3、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4、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乏个性;5、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6、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7、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二、计划采取的措施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商,二是习惯。智商的高低,先天的禀赋是关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几个平行班来说,学生在天赋方面总体的平均水平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决定这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只有学习习惯了。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学生普遍具有主动预习、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想从整体上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计划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在年级和班级内制定可行的学习纪律,并严格执行。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学习方面的纪律,不同的是,有的班级严格执行了,而有的班级却仅仅写在了制度里。之因此不执行,多数情况是这些规定不具有可行性。在制定学习纪律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可操作为原则,灵活处理,该简单的简单,该复杂的复杂。比如,就“完成作业”这一条纪律,如果仅仅简单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因为,班级中学生的学有很大的差别,老师针对大多数同学布置的作业,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吃不饱”,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却是“吃不了”。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在制定这条制度的同时,一方面协调课任老师在作业的量和难度上有个梯次,尽量能够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在作业的量上和难变上自主选择。另外,还可经过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同学们向量大、难度大的作业挑战。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做作业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再比如,对于自习课的纪律。很多老师认为,在自习课上,学生能够自由讨论问题,没必要制定太严格的纪律。可是,在魏书生、孙维刚老师的班里却不是这样。魏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了“自习课上讨论问题的利弊”之后,规定上自习不可自由讨论问题;孙老师则提出“神圣的教室永远宁静”,要求学生只要走进教室,哪怕是在课间,也不可闲谈。这样的纪律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教给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方法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既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一般情况之下,我们习惯于告诉学生最终的目标,而忽略了告诉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样的目标。比如,我们平时一定也要求过学生学习时要讲效率,但怎样做才能有效率呢?学生并不清楚。这方面,魏书生老师做得最好。她在不断给学生灌输“效率”观念的同时,教给了学生很多讲效率的方法:要求学生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自习计划;要求学生每次学住什么,做完几道题等,以避免在“学哪一科”“做哪几道题”等问题上犹豫不决,浪费时间;她还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时间的边角料”,利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甚至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
2020年度初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培养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