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Seismicdesignofbuildings主讲:课程简介地震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建筑物的剧烈震动、破坏倒塌。目前预测工作没有发展到准确预报的程度。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和财富向城市高度集中,基础设施高度发达,地震造成的后果将日益严重。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震害严重的国家,抗震防灾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课程简介续科学界多年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门学科——地震工程学。它包含工程地震和结构抗震两方面内容。工程地震主要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规律、地震动工程参数的选择及估计等。结构抗震主要研究:建筑场地动力性能与抗震设计关系、构件与结构动力特性、结构动力破坏机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与抗震设计方法等。课程简介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综合了地震成因,强烈地面运动,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多科性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工程力学(结构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工程结构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性质和目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地震作用计算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培养学习者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从而能贯彻执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对地震区作抗震减灾规划,掌握防止或减少建(构)筑物由于地震而造成的破坏的技能,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能尽可能地减轻震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课程要求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运用规范、标准,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抗震计算能力;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抗震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教材选择教材选用:丰定国、王杜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本教材反映了我国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内容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从而不但能遵循规范而且能高于规范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场地、(了解内容)(重点掌握)(了解内容)(重点掌握)、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人为灾害:火灾、污染(大气、水、海洋)、核泄漏、战争等。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破坏性的大地震平均每年约18~20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