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邵阳市塘渡口镇中学陈艳梅“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老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没有跌宕起伏,那只能像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入睡,课堂上没有丝毫活力;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像磁铁一样能吸引学生,则学生很快能进入兴奋状态。口头语言是最丰富的语言,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数学教学语言要讲究科学性。数学教学语言要符合科学原理,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如“定理成立,而逆定理不一定成立”,这显然混淆了“定理”与“命题”这两个概念。又如“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也是错误的,“5”开平方是开不尽的,但它却是有理数。如果老师经常这样用这样的语言,就会使学生概念模糊,从而导致判断上的错误。二、要注意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每个定理、法则、公式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教学中,这些都不能随便改动,否则就会出现错误。如“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对边才叫斜边;又如,有的数学老师说“约分就是约去分子和分母中的相同字母”,学生就会出现的错误。若能准确地叙述为“约分就是约去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就可以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三、数学口头语言要讲究形象性。数学语言中,名词、术语是量与空间形式的抽象,概念的内涵是确定的。为了揭示概念的内涵,教师应当用学生熟悉的形象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形象思维。如平面几何中直线、圆的概念以及各种关系概念都是确定的,它们的外延的具体形象对于认识其本质属性是不可缺少的:“平行四边”有平行的边,当然是相对的那些边才能平行;平行线的形象就像符号“=”,不过两端要无限延伸,只可惜这个符用作表示相等了,只得把它立起来“//”。又如讲“同角的补角相等”时,可用形象化的语言,先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张同学在某次测验中语文和数学共180分,王同学的数学与张同学的语文分数之和也是180分,请问这两位同学的数学分数有何关系?”然后再讲“同角的补角相等”的含义,就可以使学生对此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四、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启谓达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启发是让学生懂得课程内容,又要学生用适当的言语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这样才会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学会知识的方法。切记“一言堂”,在黑板前自我陶醉,而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为了启发学生对反证法的理解,可以举例:“如果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就证明了“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是假命题,从而用反证法证明了“语言不能产生物质财富”是一个真命题。五、数学教学语言要有生动性。数学内容一般是抽象而枯燥的,为了把抽象思维化为形象思维,把不易理解的概念、定理和法则变得简单明了,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表达,因为生动的比喻能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清楚明白,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如二次根式化简的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