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抽屉原理.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例1、例2及相应“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分析《抽屉原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例2介绍的是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即“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实际上,如果设定k=1,这类“抽屉问题”就变成了例1的形式。因此,这两类“抽屉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例1只是例2的一个特例。在学习例2时,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分解数的方法上仍有其直观、简单的特点,但由于枚举的方法毕竟受到数据大小的限制,当数据很大时,用枚举法解决就相当繁琐了,这就需要学生借助直观,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有余数除法”逐步理解并掌握更一般的方法,即假设法。2、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学难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解决重难点对策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根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我并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去做,而是先通过玩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较简单“抽屉原理”思想,感受“抽屉原理”的生成过程。特别是学生操作、归纳得到至少数等于商加余数(这时余数为1),这时我利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至少数为几,是“商加余数吗”这一矛盾结论,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我特意将教学内容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四、设计理念本课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在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在数学思维的训练中,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伊始,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受5张扑克(除大小王外)中至少有2张花色相同的“抽屉原理”。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抽屉原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动手操作,充分感知①利用课件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总是”“至少”的意思,归纳出最简单的“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

抽屉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