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团上游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上游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2566平方米,建筑面积969平方米,现有5个班级,学生108名,教职工11名。现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查如下: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全校共有兼职信息教师一人。2、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上游小学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上游小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上游小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上游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上游小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4、经费投入我校当前,教师3人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二、校园信息化环境(一)基础设施建设1、我校共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2、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每天使用率已达到1课时。3、教师用机:师机比超过3:14、教室教学环境:我校所有教室均已安装多媒体设备。5、卫星IP接收系统:卫星教育节目接收系统的硬件能够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完整。经过网站方式接收资源。6、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85%,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7、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8、校园稳定、畅通,能够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网停用现象。9、学校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过滤软件;有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和处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网络发布信息、校务公开。10、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二、教育教学运用(一)教育教学资源1、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经过资源的上传、积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2、能不定期向安宁市教育资源库上传教学资源。(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教师笔记本使用培训等。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她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而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经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