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小金库案例【篇一:审计小金库案例】小金库审计案例分析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李三喜一、小金库的含义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人,未列人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人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二、小金库的形成小金库的形成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入现金(包括银行存款,下同)不人账;另一类是虚列项目,转到账外。(一)收入现金不人账收入现金不人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如将已售出的产品报盘亏,销售收人进小金库。。如出租单位房屋收人不入账;将应收取的商标使用费、场地出租或实物租金收入、出借资金的占用费收人、各种服务费收人存放在对方单位,不入本单位账。。如出售固定资产变价收人不入账;非货币性交易收到的补价收人不入账(已经没有该项目收入);取得的罚款收人不入账;没收的押金收人不入账,等等。。如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不入账,收到财政扶持补贴收人不入账,等等。。。如接受现金捐赠不入账;收到的厂家让利折扣不入账;未理赔返还保险金不入账;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不入账。(二)虚列项目,将资金转到账外虚列项目,将资金转到账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如多领原材料,然后变卖,所得资金入小金库。但很难推断出是否多领取。需要从内控制度方面比如签字手续、出库单等当中找线索2虚列费用。如虚列咨询费广告费、赞助费、会议费、加工费、办公用品费等,多报费用入小金库。,将资金转移到账外。比如;(1)以预付款、投资等名义,将资金转入小金库。(2)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多拨工程款,并虚报当年投资完成额,事后再将款项从施工单位退回转入小金库。(做不到最终的转移,除非双方串通制造虚假合同。)(3)行政机关将预算资金以经费支出名义拨人下属单位,从中进行不合理开支。(4)将预算资金以经费支出名义,转人账外银行账户。检查有没有合法支出凭证(5)将基建款先拨入下属单位,并在本单位列作支出,以后再从下属单位收回,存入小金库。三、小全库及其审计的特点小金库的特点决定了对小金库审计的技术与方法。从小金库的存放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款项存放于本单位个别人手中;二是存放于外单位。这里的外单位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是有求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单位。因此,审计时应采取内查外调的方法。由于小金库只是为小集体或个别人谋利,必定比较隐密,故一般只是单位高层领导或关键部门主管(如单位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等)参与。对此,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人的观察,从中发现线索。必要时,审计人员应对外部有关单位的会计账目进行询查。从小金库的查处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小金库,其形成会减少单位账面资产的价值,从而或多或少会在单位会计资料中留有“把柄”,如产成品盘亏等。另一种小金库的形成,并不直接减少单位的账面资产,因而不能在会计资料中发觉,如咨询收人、罚款收人等。对于可能在单位会计资料中留有“把柄”的事项,审计人员的注意力主要应放在主营业务收人、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人、投资收益、大型采购、长期投资、产成品。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中的大额费用的报销等方面;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在会计资料中找到线索或疑点的事项,审计人员应适当运用观察、调查、推理及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从会计资料以外查寻或捕捉线索,弄清“庐山真面目”。四、小金库审计的技术与方法(一)有举报时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有可能会接到有关人员提供的线索或举报,如审计人员收到署名“部分职工”或“一个知情人”的检举信,内称xx单位经领导授意利用假发票报销,将报销款进入小金库,供个别领导经常吃吃喝喝。对此,审计人员应以检举信所说的“假发票”为线索,从两方面去进行调查:一方面弄清个别领导具体指的是何人?经常吃喝在什么地方?必要时,能够去饭店、宾馆进行调查,掌握吃喝的次数与发票或收据金额。依据吃喝的发票或收据副本,查看这些发票或收据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中是否入账。如未入账,则需查明是自掏腰包,还是另设有小金库。一般后者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审阅某一时期的“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对付款凭证所附发票实行详查,仔细核对和调查发票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并与有关的实物进行核对,验证发票所记录的经济行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如审计人员查出某一张可疑的发票,被审计单位当事人既不能说出该发票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审计人员采用其它替代程序也无法证实该发票的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法,则这张发票属于虚报冒领的可能性很大。虚报冒领者有两种动机,要么是贪污,要么是根据领导的授意为“小金库”筹集资金。如果是后者,则审计人员可要求其指出“小金库”存放何地?或资金交与何人?将
审计小金库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