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推广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几年,我校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我还是认为一课一得教得实在。其实一课一得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于是,我结合实际,确定了“一课一得”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此来改变语文教学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所谓“一课一得”,是在一堂课内完成一个总体学习目标,其它的学习活动都将围绕这个学习目标来展开。一、学在课外,得在课内。“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和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一堂语文课上有所收获,学有所得。“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学生课前预习,即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自主地去找资料、去准备,拓展课外知识,延伸课文;“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学习,即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地解决问题。所以,“一课一得”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总的一句话,学生“学在课外,得在课内”。例如:教授《陈太丘与友期》这课,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人物语言对比,分析诚信对人的重要性。过程是通过字音梳理,全篇小说文意通过学生翻译教师总结归纳的形式,对全文进行初步的掌握,之后自然过渡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透析,通过语言描写塑造那位友与陈远方这两个人物,让学生感受强烈的对比色彩,深知诚信与讲礼这两点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二、跳一跳,摘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莫过于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活动主要是自学范文,可以采用自读课文,但教师必须给学生明确的提纲、范围、时间和采用的方法及方法指导,如自学思考题、讨论题,第几段到第几段,几分钟,略读、精读、四人小组讨论等。目标定位不能太高,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控制在“跳一跳,摘得到”的水平,不要认为一堂课,完成一个目标太少了,实际上对于我们的普通初中生来说,能真正完成一个目标已差不多了,让学生有成功感,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讲解何其芳的《秋天》这首现代诗,本文主要通过对秋天三幅不同秋景的描写,感受文中传达出来的作者对秋天的不同情感态度。而要感受情感必须先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诗中的情景,重要的是要立足文本,使学生将自身以往的生活经历融入其中,分析其中的重点字词、表现手法,从而落实在情感的抒发上。而对文本情感的分析,学生是跳一跳就能摸得着的。比如第一节写到“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来分析,“清晨”说明农夫们起得很早,“震落”一词表现出他们起早贪黑劳作的辛苦,“露珠”又说明早上的气温较低,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出来劳作,条件很艰苦。下面写到“用背篓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自然分析出通过一年间春夏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之后那种无比喜悦,收获满足的心情。这种情感学生们通过结合自身的想象,相信是很容易能分析出来。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转变教学目标的观念是改革教学模式的指挥棒。“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其能力。我们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导,先学后教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的
语文课一课一得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