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能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其化学反应的物质。助燃剂(氧化剂):支持燃烧的物质;引火源(温度):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自由基(干粉灭火剂可抑制)。这四个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一个条件不具备,燃烧就可不能发生。(一定量的点火能量属于充分条件)燃烧的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着火又可分为点燃(或称强迫着火)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纳闭杯法测定);闪点是可燃液体性质的要紧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是推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要紧依据。(汽油:~50℃;酒精:12℃;乙醇:~45℃)。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刻所需的最低温度;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操纵得好不易发生火灾,即使发生,也容易扑救;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迅速(危险性更高)。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闪燃: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沸溢: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油中的乳化水汽向液面上浮油包气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喷溅:热播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致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饶产物(二氧化碳、水)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等)之分。烟要紧是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悬浮与大气中能被看见的微小的炭黑粒子。木材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生的气体,随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体积分数降低,甲烷、乙烯、氢气增高。能迅速致死、窒息,二氧化氮NO2强烈刺激肺部,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损害,氨气NH3具有强刺激性,对眼、鼻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燃烧产物的危害性表现在:火灾中人员死亡75%是因为吸入毒性气体致死。二氧化碳无毒,但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头疼、神志不清;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要紧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能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疼、虚脱、神志不清、和肌肉调节障碍,达到一定浓度会迅速致死。烟气除具有毒性外,还具有一定减光性,严峻阻碍人的视线,难以辨不火势进展和蔓延方向,并对眼睛有极大的刺激作用。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火灾的定义:在时刻或空间上失去操纵的燃烧做造成的灾难。火灾按燃烧对象分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融化固体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电气火灾F类:烹饪器具内烹饪物(动植物油脂)火灾火灾事故等级划分:特不重大火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重伤100人以上,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重大火灾死亡10至29人,或者重伤50至99人,或者直接财产损失5千万元至1亿元较大火灾死亡3至9人,或者重伤10至49人,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千万元至5千万元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者重伤1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千万元以下火灾发生的常见缘故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用火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建筑物火灾的蔓延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传导、对流、辐射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500℃以上的烟气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可能被引燃起火。烟气在水m²向扩散流淌速度较小,在垂直方向扩散流淌速度较大,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淌速度更大。烟气流淌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阻碍等。火灾烟气的蔓延途径要紧有四种:1)孔洞开口蔓延;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3)闷顶内蔓延;4)外墙面蔓延。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刻曲线初期时期温升较小,至轰燃进入充分进展时期温升最高,之后进入衰减时期温度逐渐降低。灭火的差不多方法有四种:冷却灭火、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化学抑制灭火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分为物理爆炸、核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又可分为炸药爆炸、
消防技术实务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