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子连环画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郑秋芳教学设计意图: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在教材中所占的位置是:学生在掌握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字,设置动画效果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课前导入在这个导入过程中我主要收集了一些现在很少见到的小人书(连环画),让同学们进行翻阅,让学生深刻感受连环画的主要特点。同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的学习,全神贯注的获取知识。二、为教学作铺垫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教学实际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上的一篇课文《三借芭蕉扇》,课前要求同学阅读课文并利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个故事的四个故事情节,并配以简单的说明,课堂上我请部分同学演示自己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这个过程不仅理清用powerpoint制作动画片的基本过程,同时也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新授这是一节综合应用课,在这个过程,如何巧妙的复习旧知是本课的重点,直接影响到作品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我把本科需要复习的知识分解成了若干个具体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简单的任务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同时,通过同学的演示操作或老师小结,让学习能力稍差,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进一步巩固熟悉旧知,全面掌握知识点。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四、创作并展示作品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集思广益、鼓励创新。从而充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大胆、自由的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结合老师制定的创作要求让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并通过优秀作品及问题作品的展示,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创作,尽量做到完美完善,学生也从中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设计具体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PowerPoint中图片、文字的插入,动画效果的设置等综合应用。2、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库,在powerpoint应用程序中制作电子连环画,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内容充实、连贯,有较强的故事性。3、通过了解或向他人介绍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根据学生喜欢的“三借芭蕉扇”故事,用powerpoint制作成相应的连环画;2、连环画的合理布局。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素材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准备:分发给学生一些连环画,让学生分小组一起阅览。师:刚才大家看的是老师小时候喜欢看的小人书,它还有个名字叫:连环画(板书:连环画),你们以前看过连环画吗?生答。你们觉得这种连环画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图片文字封面:封面上的信息:故事主题、作者每个画面之间有较强的故事连贯性以图片为主,文字说明为辅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时设计好顺序)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正因为连环画有这么多的特点,才吸引了那么多的读者。今天,我们就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一起来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连环画。(板书课题:制作连环画)二、新授1、展示学生绘画作品师:昨天,老
制作电子连环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