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袁主席今年57岁,在全县400来名员工里,他的年龄已经排在第一位。虽然年近花甲,但在他的眼里,没有年轻、年老之分,没有份内和份外工作,只要对信用社有利,难事累活抢着干。主动请缨基层搞清收3月底,**杜生信用社的清非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他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提出帮社搞清收。理事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对杜生人熟情况熟,现在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不能让任何社拖后腿。放心吧,没事!”尽管联社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心里自然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家住市区,距离杜生60多里,80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自己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儿子儿媳工作紧张,小孙子也寄住在他家。可杜生信用社不良清收工作滞后,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绝对会影响改革的全局,改革可是头等大事。于是他毅然把老父亲暂时送回老家,托付给自己的亲属照顾,然后只身去了杜生,而且一呆就是七天。相濡以沫的老伴哪里放心得下,也追到了嫁到杜生的女儿家里来照顾他。就这样,袁主席吃住在信用社,工作在信用社,而老伴和女儿则成了他踏实的后盾。“四拳”打实清非基础清非基础工作搞不好,就难以收到效果。袁主席来到信用社,重新整合清收队伍,狠抓清非基础。下定清非一条心:作为工会主席,他深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清非意识上不去,工作就搞不好。到社第一天,他下班后组织大家对改革文件进行学习。让全体职工理解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白改革目标和改革时间的紧迫。他说:“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咱要是拖了全县的后腿,我担不起,你们更担不起,谁也不能成为**信用社的罪人。咱要下定清非一条心,清非工作一天搞不好,我就一天不回县联社。”“晨会”制度促清非:在袁主席的要求下,杜生分社建立了“晨会”制度。每天早晨,员工们都要提前10分钟到信用社,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开个短会,汇报昨天的工作,总结清非经验,提出难点问题,互相讨论,安排当天的工作。明确目标定奖惩:杜生信用社第二季度的清收任务是850万元。袁主席仔细盘算,进入6月份,就是麦收季节,既是信用社的收贷收息高峰,也是农民们收麦种秋的紧要时期,更何况今年不同于往年,不论那种原因,改革的期限不能动,6月底实现出口不能动摇。时间只能向前赶,不能拖、不能等,于是他对杜生信用社的改革提出新要求:“杜生信用社~年的第二季度比每年
工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 .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