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孩子们心中的兴趣课——小学音乐教育经验总结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故事。我所教学科是音乐,一直奋战在小学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尤其是近五年来,说起我的本行,真是好多话要说,好多感要发。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音乐课——孩子们心中的兴趣课》音乐课一般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因为他们感觉上音乐课比较轻松,只要唱唱歌就可以了,不像语数英那样有复杂的知识,需要读读写写,上课要求还非常严格,因此对小学生而言,音乐课就像一节放松课,可以玩的课一样,课堂纪律也相对更加自由。可是,音乐课真的如此简单么?当然不是。音乐课程目标中要求,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由此看来,上好一节音乐课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记得前不久外出赛课学习时,当时吴斌老师曾说过,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吴斌老师的这一提出,对音乐课的设置与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音乐课堂教学指明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育是知识传播、应用与创新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摇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当今社会是知识与能力共振的时代,只有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宗旨。而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强烈的情感意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兴趣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动力。在音乐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兴趣又是创新前提。长期以来,音乐教师由于受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影响而循规蹈矩,忽视了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上,我尝试了提前布置关于知识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课余时间预习、备课、组织教学语言:课上随机让一位学生上讲台,以一个小师者的身份来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小老师”。学生在预习时定能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知识讲好,来施展一下才能,表现一下自我。这样,既达到了自我完善、自我肯定的最佳境界,又增强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体验。其他同学可以与其对照,用心体会,认为有知识点讲解不够清晰、不够准确或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可以提出来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讲解与表扬。这样,激励了学生在下一次的备课中更进一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学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给孩子们一些乐器的学习,音乐认识的简介等知识。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张娜教育经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