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和拔罐法第六章灸法和拔罐法第一节灸法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在穴位上烧灼、熏熨,借其温热刺激与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灸材:艾绒或其他药物(如硫磺)。方法:放在穴位上烧灼、熏熨。灸法温和热力温通气血原理:经络传导药物作用扶正祛邪目的:防治疾病。古代,灸法称灸焫。《内经》有“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的记载。《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可见灸法是一种用灸火持续熏烤来治病的方法。灸法分为艾灸法和非灸法两大类,艾灸法以艾绒为灸材,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采用艾绒作为施灸材料,一直沿用至今。艾成了施灸的主要材料,而艾灸,便是灸法的基本内容或主要内容。非艾灸法指艾绒以外的药物作为灸材施灸的方法。古代有硫黄灸、黄蜡灸、桑枝灸、桃技灸、药捻灸、药锭灸等方法,现代有灯火灸、药线灸、药笔灸等方法,作为广义的灸法,还包括药熏蒸气灸和药物贴敷法。现将非艾灸法列举如下:古代:硫黄灸、黄蜡灸、桑枝灸、桃枝灸、药捻灸、药锭灸等。狭义现代:灯火灸、药线灸、药笔灸等。非艾灸法药熏蒸气灸法:五倍子蒸气灸、乌梅蒸气灸、姜椒蒸气灸、广义枸杞根蒸气灸等。药物贴敷法:毛茛灸、旱莲草灸、白芥子灸、蒜泥灸、吴茱萸灸、巴豆霜灸等。一(艾灸材料(一)艾叶与艾绒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全国各地山野之中,以湖北蕲州出产的艾最好,又称蕲艾。艾叶气味芳香,一般在农历4,5月间,叶盛花未开之时,采收新鲜肥厚的艾叶,晒干备用。1(艾叶的化学成分(见表6-1)表6-1艾叶的化学成分成分%无氮素有机物(主要是纤维质)(主要是蛋白质)(%)(包括钾、钠、钙、镁、铝)?艾叶含纤维质多(%),水分少(%),还有很多可燃有机物(含氮素有机物、挥发油),是理想的施灸材料。?艾叶含挥发油(%)和众多的离子(钾、钢、钙、镁、铝:%),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解热等作用。?艾叶油吸入有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艾叶油还有抗过敏作用。?抗菌抑菌作用:艾的水浸剂、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艾的烟熏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2(中医论艾与艾灸《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纲目》:“艾叶能灸百病”,“温中,逐冷,除湿”。《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综合归纳历代医家论述,艾作为一种施灸材料,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3(艾叶的性能艾叶做成的艾绒?便于搓捏成形,芳香易燃。?火力温和(不峻烈,不会灼伤皮肤),穿透力强(透达病所或深入脏腑)。?作用广泛,价格低廉。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作为施灸的主要材料广泛运用于临床。4(艾绒的制作?农历4-5月间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叶盛花未开之时)。?曝晒干燥。?捣碎去杂梗、泥砂(采用石臼、木杵、筛子)。?晒、捣、筛反复多次。?形成淡黄细软洁净的艾绒。根据捣筛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粗艾绒和细艾绒。粗艾绒:制作艾条或间接灸。加工程度细艾绒:直接灸。根据好坏,又可分为优质艾绒和劣质艾绒。优质艾绒:质量好、无杂质、干燥、柔软,容易成团。质量劣质艾绒:质量差、杂梗多、湿润、生硬,不易成团。临床上一般选择优质细艾绒。5(艾绒的贮藏由于新产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燃烧时火力太强,容易脱落烫伤皮肤,所以艾绒制好后必须存放一段时间,去其燥烈之性。《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艾绒贮藏时应注意:防潮湿、霉烂与虫蛀。要放在干燥通风之处,密闭存放,天气晴朗时要曝晒几次。(二)艾绒制品1(艾炷施灸时燃烧的锥形艾团叫艾炷。每烧完一个艾炷,称为1壮。(1)艾炷的规格小艾炷:麦粒大,用于直接灸规格中艾炷:半枣核大,用于间接灸大艾炷:半橄榄大,用于间接灸,5临床上对中艾炷提出了量化要求:炷高与底径各1厘米,可燃烧3分钟。(2)艾炷制作有手工制作和艾炷器制作两种。?手工制作法(图6-1)小艾炷:将麦粒大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指腹之间,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形成手工制作上尖下平的三菱形艾炷。中、大艾炷:将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捏成上尖下平紧实的圆锥形艾炷。?艾炷器制作法艾炷器表面有多个锥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将艾绒倒入空洞中,用圆棒压紧,再用金属针从洞下将制成的艾炷顶出备用。2(艾条艾条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长20厘米,。艾灸根据含不含药,又分为纯艾条和含药艾条。(1)纯艾条将陈艾绒24克,平铺在
灸法和拔罐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