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寓言作者伊索是色雷斯①人(不是弗利基亚②人),为摩斯岛③伊阿德
蒙的奴隶,后来获释。他是希腊女诗人萨福(约生于公元前年)的同时
代人。他首先讲述散文体寓言。除此以外,有关伊索的种种传说都不大可靠。
据说伊索曾在撒狄④受到吕狄亚国王克洛索斯(公元前—年在
位)的信任,奉王命携带巨款赴希腊德尔斐⑤赠送当地居民;他和阿波罗庙
上的执事发生争执,因此拒绝发放款子,以致被德尔斐人处死。古希腊喜剧
诗人阿里斯托芬曾在《马蜂》中说,伊索偷了阿波罗庙上的酒杯,被德尔斐
人控告。据说伊索当时曾讲述《鹰和屎壳郎》的故事,以求免死。
希罗多德⑥在他的《历史》中说,伊阿德蒙的女奴隶罗多庇斯是伊索的
伙伴,所以伊索也是伊阿德蒙的奴隶。证明是德尔斐人曾多次宣告,叫人去
领取赔偿伊索性命的赎金,这笔钱由伊阿德蒙的同名的孙子领去了。罗多庇
斯后来被人带到埃及当伴妓,积蓄了大量金钱。但是她并没有出钱建筑金字
塔,而是送了许多支用来烤整个牛的铁签给德尔斐神庙。罗多庇斯后来由萨
福的弟兄卡刺克索斯赎出。卡刺克索斯后来回到家乡米提利尼⑦,萨福曾写
诗痛责他。
普鲁塔克⑧曾在《七哲会饮篇》中说,伊索是雅典政治家和哲人梭伦的
朋友。
公元前四、五世纪编写的《伊索传》,很有趣味,但不真实。
巴西剧作家菲尔格莱特曾根据上述种种资料写成《伊索》一剧(又名《狐
狸与葡萄》,戏剧出版社,),描写伊索宁愿以自由人的身份被人处死,
而不愿再度为奴,苟且偷生。这剧曾在北京以希腊传统方式演出,很受欢迎。
古希腊人把所有的寓言都放在伊索的名义下,称为“伊索寓言”,其实
伊索本人讲述的故事,恐怕只传下三、五篇。
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雅典学者得墨特里俄斯首先收集二百来篇散文体
寓言,编成《伊索故事集成》,供作家和演说家使用。这个集子成为菲德鲁
斯和巴勃里乌斯编写诗体寓言的主要资料,后来失传。
菲德鲁斯是公元一世纪的希腊人,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奴隶,后来获
释。他曾用拉丁诗体写成五卷《伊索寓言》,共篇。巴勃里俄乌斯是公元
二世纪希腊化的罗马人,也是个奴隶,他曾用希腊诗体写成十卷《伊索窝言》,
现存两卷,共篇。上面这两个集子流行至今,已有人着手翻译。
公元四世纪,普拉努斯曾收集篇伊索寓言,这个集子于年印行,
成为后来的伊索寓言刊印本的主要材料。
耐弗莱特于年把梵蒂冈收藏的篇寓言、阿弗托尼乌斯收集的
篇寓言和巴勃里乌斯编写的篇寓言合在一起,编成《伊索寓言》。
关于寓言的产生,菲德鲁斯在他的诗序中是这样说的:“我现在简单地
说明寓言这种体裁是怎样产生的。奴隶由于容易遭受惩罚,不敢说出自己想
说的话,只好通过寓言来表达情感,借虚构的笑话避免受到责难。”由此可
见,伊索寓言主要是奴隶的创作。
二世纪人忒翁给寓言下的定义是:“表现真理的虚构故事。”寓言是借
虚构的故事来说明一般事理、哲学思想、道德品质、生活经验以及政治问题,
使听众获得教益。寓言中的角色多半是动物,少数是人。各种鸟兽各有特征,
如狮子凶猛,狐狸狡猾,驴子愚蠢,猴子善于摹仿,它们的思想、情感、性
格、语言与人相同,它们是人的化身。许多寓言揭露统治阶级和奴隶主的残
暴行为与狰狞面目,歌颂劳动人民的诚实质朴与勤劳勇敢。有一些寓言体现
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伊索寓言已成为一种通用的文学体裁,结构简单,情节紧凑,语言朴素
精练,描写生动自然。
在雅典,从公元前五世纪起,伊索寓言成为儿童故事的主要来源。在罗
马,儿童入学后,首先阅读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对后世的文学和教育产生过
深远的影响。
伊索寓言很早就介绍到我国。明代天启五年()就有由比利时人金
尼阁口授、张赓记录的篇希腊寓言,取名《况义》,这是最早也是比较好
的译本。笔者已自巴黎国家图书馆弄到此抄本的微型胶卷,拟刊印出版,以
飨读者。清代出版了三种《伊索寓言》,包括林琴南的译本。
伊索寓言经常被政治家、诗人、剧作家引用,出现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我国革命领袖的著作中。许多动物故事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这个选本的
出版,当有益于少年儿童的知识和教育,希望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和社会的重
视。另外,我希望少年儿童喜欢这本书。
罗念生
年月
①色雷斯在黑海西边。
②弗利基亚在小亚细亚西北角。
③萨摩斯岛在爱琴海东南部。
④撒狄在小亚细亚西海岸中部,为吕狄亚王国的首都。⑤德尔斐在科林
斯海湾北岸,是崇拜太阳神阿波罗的圣地。⑥希罗多德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
历史学家。
⑦米提利尼城在爱琴海东部累斯博斯岛上。
⑧普鲁塔克(公元?—?)是古希腊传记作家。
伊索寓言精选
乌龟和兔子
乌龟和兔子争论谁跑得快。他们约定了
【课外读物类】伊索寓言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