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福和希望小学齐彩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图文对照,合作探究,展开想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感受课文语言美及黄山奇松的美和奇。【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依据文本信息展开联想与想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突破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欣赏,运用合作学习优势及教师点拨解决。【教学具准备】三大奇松图片【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师解说:(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感悟课文。(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要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就必需首先走进奇松,好好的认识一下黄山奇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黄山游览路线图(出示图片),如果要让我们去寻个最佳观赏点,去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你怎么知道玉屏楼是最佳观赏点?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解释“黄山绝胜处”。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速读第二小节,用横线、波浪线,虚线分别划出描写几种松的句子。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分别读三大名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出示图片)和你们印象中的奇松一样吗?解释“遒劲”、“郁郁苍苍”。“遒劲”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知道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吗?(出示图片)观察“遒劲”,这回你会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遒劲”了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郁郁苍苍”是什么意思?(青翠茂盛)那么“郁郁”和“苍苍”究竟哪个说的是“茂盛”,哪个说的是“青翠”呢?(“郁郁”:茂盛的样子;“苍苍”:青翠,表示颜色。)5、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6、这棵迎客松枝干是如此的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并不稀奇啊?你觉得呢?你觉得它“奇”在哪儿呢?(虽然……却……)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结合你们上节课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7、师小结:是啊,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
黄山奇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