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种植技术综述品种来源:89-70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中介茭中经过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系,当前已在武汉、宜昌等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250-260cm,-,叶鞘长65cm左右,叶鞘绿色,分蘖力中,肉质茎长18-20cm,-,单茭重90-l00g。秋茭极早熟,武汉地区9月10日左右上市,成熟期一致,9月25日左右可基本采收完毕;夏茭5月下旬上市,6月下旬采收完毕。该品系肉质茎呈竹笋形,表皮光滑,洁白如玉,商品性好。夏、秋茭亩产量均可达1250kg。该品系显著特点是,在4月上旬定植,若田间基肥较充分,可在6月上中旬收获茭白400-500kg,9月又可收获茭白1000kg,不影响翌年夏茭生长。栽培要点:,含有机质5%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一亩施农家肥3000-3500kg作基肥。。在4月上旬取出育好的茭苗,用快刀分成小茭墩,每小墩带茭苗5-6株,随分随栽,株距45cm,行距90-100cm。。5月初,追施分蘖肥一次,用人粪尿1000kg/亩,8月上旬追施孕茭肥一次,施人粪尿2500-3000kg/亩。分蘖前灌水3-5cm深,7月中旬后,水位加深至10-15cm,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在茭白返青后,随茭苗生长,会出现老黄叶,应结合除草,打掉老黄叶。7月中旬后,在打老黄叶的同时,除去无效分蘖。。用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浇泼,防治二化螟和大螟;用50%叶蝉散喷粉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在茭白采收的中前期,应及时选种,做好标记。选种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特征;二是茭墩内无灰、雄茭;三是茭白成熟期一致;四是薹管较低。6月初茭白成熟应及时采收。,对老茭苗齐泥而割,将老茭墩纵切一半,一半留田间,2月上旬茭白萌芽时施人粪尿3000-3500kg。在3月中下旬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35kg。以后看苗施肥。-40cm时各疏苗一次。间除茭墩内小苗、弱苗,每墩保持壮苗20个左右。对缺苗的地方补苗,使田间茭苗均匀一致。当前,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茭白栽培面积有所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双季茭白一年可采收两次,又正是缺菜季节,可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浙江双季茭白优良地方品种很多,现介绍主要品种及选育的新品种如下。1、纾子茭杭州市优良地方品种,在杭州市郊及余杭等地栽培较多。中熟,耐肥、耐涝,忌连作。适宜夏秋栽,也可春栽。秋茭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公斤左右,夏茭亩产1000--1750公斤。肉质茎肥大,白色,光滑,纤维少,品质佳。2、浙茭2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在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及义乌等市均有栽培。在江南水乡推广面积较大,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熟,生长势较强,分蘖中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秋茭亩产750--1250公斤,夏茭亩产1250--1750公斤。茭形较短而圆胖,表皮光滑、洁白,质地细嫩,味鲜美。茭肉单重100克左右,商品性好。3、中介茭无锡地方品种。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市栽培较多。晚熟,生长势强健,地下匍匐茎发达,分蘖力强,但抗病性较差。秋茭亩产1000--1500公斤,夏茭亩产1050公斤左右。表皮浅黄白色,稍皱,肉茭单重90--100克。4、浙茭5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舟山、绍兴和宁波等市均有栽培。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晚熟,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分蘖力强。秋茭亩产1000--1500公斤,夏茭亩产1500--公斤。表皮白色,稍皱,肉质白,味略甜,适口性好。5、蚂蚁茭杭州农家品种,主产杭州市郊的康桥、上塘、石桥一带。早熟,分蘖性较强,耐肥。秋茭亩产700--1000公斤,夏茭亩产1250--1500公斤。表皮光滑,肉茭单重49--57克,品质中等。6、浙茭9111995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秋茭亩产1000--1250公斤,夏茭比纾子茭提早7--14天,亩产1275--1750公斤。表皮光滑,无皱纹,洁白,品质好。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中国,在长江以南各地,特别江浙太湖一带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茭白肉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是中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采收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缺菜季节,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右互相抱合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