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杜受田故居见闻笔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杜受田故居见闻笔记邦旦繁隙间,受田故居行。只身徒步,而来当访帝师影。近前方知人潮,踏槛惊满四海,都慕进士名?疑惑心中起,导游解语听。雄飞迁,以兴筑,次崖成。芝农功高,容纳文帝授业生。忠君义胆传教,四书五经明彻,肝脑为朝廷。杜门十二士,声誉满明清。由于工作比较特殊,平时时间有限,有心出去走走,实在无空可抽。适逢国庆,心血来潮忙中偷闲,只身访游了仰慕已久的帝师故居。起先,原以为没多少游客,毕竟家乡不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但到了故居时,场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故居门口的广场上,停了不少的旅游大巴,而且基本以周边城市居多,这让我很是有点小激动,对滨州的旅游业倍感自豪。走进故居院儿里更是人头攒动,游客们很有序的在认真的听解说员讲解,不时的也头耳意见交换,那场面繁而不乱,极其和谐。我呢,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却对游客之间的交谈产生了兴趣。大多数游客都还是冲着帝师杜受田的名气来的,有的则是对鲁北明清传统故居魅力的喜爱与探究。而还有的游客是带着孩子来的,他们是想让孩子了解古代,认识过去,对中华传统美德有所接触与传承,在旅游过程中熏陶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来。说起对中华传统文化我很是着迷,之前我对杜受田家族是通过有关书籍大致了解了一下,还真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通过游访学到了不少知识,更是对杜氏家族在明清之际的影响颇为惊叹。其实,杜家与山东同时期的移民大致相同,由河北枣强于明洪武初期迁入滨州。始祖杜雄飞由于持家有方,累善经营,家资略盈之后,渐鼓励子女读书教育。传至六世孙杜诗(字以兴)更是倍崇诗书攻读,终考取功名,得进士及第。至此后几百年间杜家共得进士及第者多达十二位,在鲁北地区渐成名门望族,特别是到了十四世杜堮(字次崖)与其子杜受田(子芝农)时更是达到了满门朱紫的鼎盛时期。杜氏风范儒家传,名门望族门风严。子孙开枝筑巢房,不与乡邻争基田。杜家自六世之后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免不了扩屋建房,本想多出数倍买乡邻基田,可偏有乡邻就是不允,杜家无奈只得另寻他处,并告诫后人:无论杜家官居何位,不准用强乡邻,更不能与乡邻争利。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能显示出杜家为人处事不用邪,为官不欺民的胸襟宽广之形象。生女当入杜家户,千金自小不缠足。 门风严谨不拘格,婿子也能入祠谱。在杜家不论男女必须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杜家曾告诫子孙:杜家人可以不做官,但必须读书,否则不能入家谱。杜氏家族清誉远播离不开孔孟之道,儒家熏陶,严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家精华,同时也剔去了其一些糟粕思想,加以改进。例如在杜家,女孩是严禁缠足的,哪怕是刚过门的媳妇也不例外,进了杜家门必须放足,特别是对女孩的教育更是严格,读书女红两手抓,杜家认为:男孩如果在成年之前没有教育好,父母还可以再教育,但女孩则不同,成年之后就嫁人了,再想教育已不可能,所以女孩成年之前的教育尤为重要。在古代,特别是明清之际,女子出嫁前是不能出门的,而且在鲁北一带过年或祭祖只有男孩给长辈磕头,女孩是不参与的,但杜家女孩却是例外,祭祖也好,过节也罢,与男孩如出一辙,一样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杜家女孩的独立个性,即使嫁入婆家也是夫家持家主见之人。让我惊讶的是杜家女孩不但能入杜氏族谱,女婿照样上杜家家谱。这在明清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与当时推崇的儒家宋明理学背道而驰,这种超前的思想没有一定的勇气与威望是不可能形成的。而这也在当时却衬托出杜家务实的魅力家族之风格。

游杜受田故居见闻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62 MB
  • 时间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