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3目视解译与制图.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目的(1)学习航空像片判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航空像片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解译判读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彩红外航片上的影响特征;(2)认识和了解热红外影像对地物的表现;(3)认识和掌握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学习和掌握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与黑白像片相比。真彩色像片基本反映了地物的天然色彩,地物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异能够经过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彩色像片上的丰富色彩提供了比可见光黑白像片更多的信息。由于受到大气散射与吸收的影响,在航空摄影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彩色摄影信息损失量远大于红外摄影,因此航空遥感中广泛使用彩色红外摄影。由于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具有很强的反射特性,在彩色红外像片上呈红色,使彩红外航片比普通彩色航片在植被的判读和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也使其在识别伪装方面有突出的功用。判读彩色红外像片,能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认真了解彩红外摄影感光材料的特性和成像原理;熟悉各种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与像片假彩色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建立彩红外像片与其它判读标志;遵循遥感解译步骤与方法对彩红外像片进行解译。在解译时应注意:在彩红外像片上,植物的叶子因反射红外线而呈现为红色。但不同植被类型或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受不同环境影响的植物,其光谱特性不同,因而在彩红外相片上,红色的深浅程度不同。如正常生长的针叶林,颜色为红色到品红色,枯萎的植被则呈现暗红色,即将枯死的制备则呈现青色。地物普通彩色像片上的彩色彩红外像片上的彩色阔叶林绿色红到品红针叶林绿色红褐色到紫色人眼视觉外的有病害植物绿色暗红人眼可察觉的病害植物黄绿色青色秋天的叶子红到黄色黄到白色清水蓝绿色暗绿到黑色含泥沙的水浅绿色浅蓝色湿地稍暗色调暗色调红色岩石红色黄色阴影蓝色、影像细节可辨黑色、仅少数细节可辨根据以上表格和所给遥感影像可得实习区判读表格如下:判读标志地物类型形状色调纹理图型阴影人造建筑立方体灰色粗整齐浅树木圆顶圆形红色柔和粗不齐斑状浅河流平面线条黑色细条型浅火山口倒圆锥红色柔和粗不齐斑状深冲积平原不规则平面浅灰色光滑粗带状浅农田矩形红色柔和粗不齐斑状浅第四系覆盖不规则平面红棕色柔和粗不齐斑状浅道路线状灰、(1)光盘中“实习图像”子目录下共有三组热红外图像:热红外11、热红外12、热红外13位第一组,这是反映工业热流的热红外影像,影像说明如表所示。图中箭头所示“1”为排污口,“2”为江叉口,“3”为热流扩散异常,“4”为江水流向,“5”为船舶。影像中位于江河入口处的热电厂,热水排入江河形成热流,呈现明显的热异常;(2)热红外21和热红外22为第二组,是反映森林火灾的热红外图像,其中,“1”表示白色调异常为火灾蔓延的燃烧区;“2”为大火烧过的高温区;“3”表现为绿色调是尚未燃烧的森林;“4”为裸露的基岩陡壁,图像为1977年5月大兴安岭白天的图像;(3)比较热红外31和热红外32为第三组,反映洪积扇形态的热红外图像;(4)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内的各幅图像,这两组图像是对温度的直接探测,热红外影像能够很好地反映地物温度的变化;第三组是经过水体在白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3目视解译与制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