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调查研究——正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作者:张德年 发布时间:4月26日 本篇阅读:1015人次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落实源头治理的很有效的措施。但各地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是要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单位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是务虚的,是形式。只有抓经济发展以及具体的业务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这种工作都是无关紧要的。不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从实践中探索而形成的十分有效的办法,没有从理论高度去认识、没有理性思维。因而就没有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紧迫性,更谈不上把握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把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的关键措施。因此急需解决认识问题。由此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认识一定要到位,要像抓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一样摆上重要位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只要能抓住推进廉政防控工作有利机遇,把风险找准了、职权理清了、措施明确了,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就一定能形成上下一致,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更加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单位各项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解决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有些单位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存在走过场和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充分发动,没有认真按规定程序开展。有些部门和单位照抄照搬其它单位的做法,或者完全借鉴外地同类型的部门经验,没有认真研究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要求与本地区地方实情,部门、单位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工作不实。有的在查找风险时也只是概念化,找不着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如在对思想道德风险缺乏有效预防和监控措施,基本能找到存在风险即: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人生价值观不够端正;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思想树立的不够牢固;工作责任性不够强等等。以上廉政风险点尽管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毫不费力的查找出来而且堂而皇之的列入防范范围,但仅仅是“查找”和“列入”而已,能真正入脑入心并注意有效防范的人相对较少。 三要解决方法问题,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解决方法问题。要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可操作性。在清理职权、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长效防控措施的各个阶段,一定有科学的工作方案。特别是要增强可操作性,千万不能玩文字游戏并尽可能流程化、精细化,防止出现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等情况。如在排查风险时,要针对不同的岗位特点查找共性的问题,最好要采取群众容量理解并能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词语表述。个性的风险也要列出清单,以便个人对号入座。要把握廉政风险分析的方法,以权力运行流程或业务流程为主线,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和行使依据,抓住风险排查和风险防控措施两个重点环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查找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责、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可能引发不廉洁、不作为行为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要防止走过场、搞形式、做表面文章,将预防措施细化为具体工作任务,务求工作质量,确保取得实效。做到贴近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能,突出本单位特色,着重抓住涉及重大利益的三重一大的议事决策的公开透明,精准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查找漏洞,量化责任,加强监管。注重找准节点和抓手,构建起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真正管用的科学防
廉洁风险防控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